人口在岁月中来往逝去2
(2015-12-14 14:07:03)分类: 乡土百科 |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镇有汉、回、蒙、壮、朝鲜、满、傣7个民族。汉族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全镇有民族(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全镇共有民族(10)个,总人口为36307人,其中汉族人口36282人,占总人口的
2003年根据县公安局户政科统计,全镇民族(
2012年根据镇派出所户政科统计,全镇共民族17个,总人口为40349人,其中汉族40226人,占总人口的
1982年计划生育工作被列入基本国策。1985年12月成立了镇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指导。
1986年对农村只有一个女孩的夫妇实行有条件,有计划,有间隔地生育二胎政策。
1987年建立健全了镇,村计划生育组织。全镇有计划生育干部11人,村级计划生育专职人员70人。镇村成立了两级计划生育协会46个,会员1237人。由于实行人口生育计划和人口生育政策双轨控制,使1986年预测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得到有效控制。
1995-1987年累计做各种节育手术16799例。1980-1987年累计领《独生子女优待证》的夫妇达8074对,领证率年平均77.74%,晚婚率年平均86.39%,节育率年平均93.33%.
建国前,境内居民以农为主,务工经商者仅占总人数的2%左右。
建国后,特别六十年代开始,国营、集体、手工业、加工业陆续兴建,带动了村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居民逐步从单一的农业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各个行业。
1982年,全镇在业人口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全镇从业人口总数
2012年底统计,全镇共有劳动力资源总人数
1965年,境内开始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此后逐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起初是对孩子多的男性实行结扎手术。1978年前该工作由公社卫生院兼管.1978年公社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1人。自此,计划生育公社与卫生院职责相分离,各管区设立计划生育专职1长,专门负责辖区内计划生育工作,各生产大队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并设专人抓计划生育工作。1980年,公社党委决定各大队妇代会主任兼任副大队长,专管计划生育工作,同时,境内7个管区各设2长1人,实行专人分片管理。1989年在安城栾湾乡政府驻地征用土地(3)亩各建计划生育办公场所。各设计划生育服务站,并设站长1人,服务员1人,安城乡由王浩春,栾湾由(4)分别任第一任服务站站长。主要从事放环、取环和发放避孕药物药具等工作。1990年乡镇村相继成立计生协会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等职,并提倡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任会长,配合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抓好计生工作。
1991年强化和完善乡镇计生工作组织建设,加强岗位责任制,44个行政村配备计划生育专职主任,并落实其工资待遇,享受村主任同等报酬。乡镇各部门都建立起了计划生育组织,并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工作制度。自1995年开始,育龄妇女信息实行微机化管理。各项业务工作(如流动人口、药具管理等)纳入了正规划管理渠道。
1954年7月政务院批准修定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要求以卫生部名义下达“……具和药具的生产供应;实行人工流产和结扎输卵管手术……”
195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开展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认为子女多,对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第二代的教养均有很大困难的应采取一些避孕措施。”
1962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文件中指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此,境内计划生育工作才被群众有所了解。
1963年,境内部分生产大队广泛开展实行计划生育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破除旧观念,树立新风尚,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开始进行计划生育十点工作。
1964年11月15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出台《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明确要求:生育子女数不超过三个的视为合法生育。
197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计划生育的49号、51号文件,两个文件要求按照“晚、稀、少”原则执行,结婚年龄提倡男为25周岁,女为23周岁,一对夫妇最多生育两个孩子。
1973年,省革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提出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为合法生育。公社革委按照“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一点”的生育原则及“晚、稀、少”的要求,实行一对夫妇一对孩,中间相隔4、5年标准。
1979年4月13日,省革委颁发了《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明确提出“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为合法生育,但生育间隔至少三年,”公社党委政府采取树立典型、扩大宣传、召开表彰会给予物质奖励等形式,大力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1980年9月1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第五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1981年,平阴县委、县政府下达第70号文《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几项具体规定》,积极推行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工作为主“三为主”的方针,达到无计划外生育,无多胎生育、无大月份引产的“三无”标准。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公社党委政府决定对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颁发奖状、奖金和《独生子女证》,各行政村和各部门如出现计划生育外生育年终评奖采取一票否决制,本年度内不能被评为先进单位。对于强生和超生二胎的干部、职工、农民一律收回《独生子女证》及所享受的一切待遇,同时在经济上给予一次性罚款、党员、团员、干部、职工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临时工、合同工和其他雇用人员一律辞退,对屡教不改、离职躲避计划生育的干部、职工给予除名。在境内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独生女户实行有间隔地生育第二胎的决定》。
1985年6月1日,县委、县政府规定:农村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实行“间隔式”二胎生育。本着保证人口有计划生育,有利于优生优育和鼓励晚婚晚育的原则,对农村独女户、母女均系农业户口,且母亲年满30周岁允许生育第二胎。但是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生育第三胎;对符合第二胎生育而资源不生育二胎的给予表扬奖励。
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纳入国策,使计划生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计生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同年9月28日,《山东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实施。从此,全镇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正规化管理服务渠道。
1964年,境内遵照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文件要求,提倡实行计划生育,生育子女不超过三个的视为合法生育。各大队党员、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落实节育措施(提倡男扎手术)防止计划外受孕和计划外生育。“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家提倡“一对夫妇一对孩”动员二胎以上育龄夫妇实行绝育手术,手术对象由男性转为女性,方法为放置避孕环和输卵管结扎两种,节育手术比例逐年提高。
20世纪70年代时,由卫生院负责此项工作。春秋两闲,卫生院手术队进村入户,党团员、干部带头做节育手术。
20世纪80年代,随着省、县新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没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者为合法生育,不允许出现第二胎,更不允许出现第三胎。生育一个孩子后,及时放环,超生二胎以上者,自费到医院做结扎手术(女方不合格的再扎南方)。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允许符合间隔式生育条件的农村户口的女方生育二胎。《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出台后,各村陆续建立人口学校,加大宣传阵地建设,开展培训班,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计生对象自觉实行放置节育环、服用避孕、做男性输精管结扎、女性输卵管结扎等各种避孕节育措施。
20世纪90年代后期,境内晚婚率达到95%,晚育率达到90%以上,综合措施落实率达到100%。2001年,平阴县实行村民自治现场会在南石硖村召开后,境内开始实行避孕措施无情选择,育龄夫妇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长效节育措施。从此,全镇长效节育措施由男女结扎逐步转为放置宫内节育器。
1958年,夏沟人民公社成立后,政府号召各大队建立群众性托儿所。
20世纪70年代,县医院有分批分期为农村培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接生员,普遍采用新式接生法。从此,境内新生儿患破伤风的历史得以结束。
1990年,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成立后,每年定期为已婚育龄妇女查体,定期为孕妇进行孕期保健,对新婚夫妇进行生育培训,知道优生优育,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卫生事业的进步,疫苗的数量不断增加,为儿童接种疫苗时间转为定期。另外,卫生机构及多方媒体广泛宣传近亲结婚的危害,普及孕妇孕期卫生知识,对晚育女职工的产假由原来的3个月提高到5个月,给予男方7日护理假,并对哺乳期的妇女给予适当照顾。至2012年,全镇有公办幼儿园3处,集体办5处,个体办4处,3~5岁儿童入园696人,入园率为98%,专职教师32人。
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国普遍开展,当时由卫生部门负责,计生服务费用由各级医院保健机构负担。
70年代后,党中央国务院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从卫生部门分离,建立起独立的行政部门,计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技术服务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共同承担。计生服务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服务方式上由最初的医疗、保健机构独立承担发展到目前计生服务机构承担,计卫合作,政府购买等多种服务方式并存。境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始于1972年,当时公社卫生院只承担男女扎手术工作服务。1990年加大对计生优质服务的人力、财力投入。2005年,再次对服务站进行装修改造,投资30万元,是服务站建筑面积达到920平方米,固定资产100万元。内设女性门诊、妇检室、治疗室、消毒室、药具管理室、B超室等。2006年配B超机1台,2010年配消毒机、消毒锅各一部,电脑4台。2011年配价值(5)的B超机1台,2012年配备无菌厨及各种器具。能够及时而又准确的为广大群众提供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知识咨询、放取宫内节育器,免费孕前优生检测,药具使用后随访等方面的服务。随着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生育质量和健康状况受到(6)好优生优育等保健服务,已成为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