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栾农事 2

(2015-12-04 08:39:10)
分类: 乡土百科

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70年代初期生产队普遍实行“四榜上墙“制度,月终公布粮、款收入开支,社员工分、投肥情况。1973年开始以大队、生产队贫下中农代表为骨干,吸收干部、妇女、青年代表组成民主理财小组,每半月或30天有理财日。

生产成本核算;1980年秋,安城镇遵照县指示精神,组织40余人对各生产队进行财务分析,开始重视成本核算。1986年安城镇所属栾湾区、所辖镇、三皇乡、安城乡、毛铺乡设立主要农产品成本核算点,

1987年对小麦、玉米地瓜和棉花、花生5种作物进行成本核算,每公斤小麦0.176元,玉米0.14元,地瓜0.07元,皮棉2.38元,花生(皮果)0.334元。3种粮食与两种经济作物对比经济效益是:亩产值:粮食103.4元,经济作物154.05元粮食比经济作物少50.11元。每亩费用:粮食39.37元,经济作物46.22元,粮食比经济作物低6.85元。每亩用工:粮食9.01个,经济作物26.22个粮食比经济作物少17.21个。每亩用工折款:粮食17.29元,经济作物50.35元,粮食比经济作物低33.06元。每亩净收入:粮食74.28元,经济作物57.48元,粮食比经济作物多16.8元。

1980年前,全镇农业总收增长速度低于粮食增产速度。

1980年农业总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按劳动力平均产出计算,1958年劳均总收入157.85元,粮食464.9公斤。1980年劳均总收入363.07元比1985年增长1.3倍;粮食劳均912.25公斤,比1958年增长96.2%。1987年劳均总收入2003.2元,粮食劳均1096.5公斤。

收益分配  初级社采用土地入股,劳动记工分,按“地四劳六”分配。高级社土地为集体所有,耕畜、大型农具折价归社,实行“按劳分配”。1958年公社统一核算,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办法,稍后改为大队核算、分配。1959年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分配办法。1983年土地承包到户,完成国家粮食征购和农业税和集体提留任务后,余额全归个人所有。

分配政策:粮食按人七劳三、人五劳五等多种比例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办法进行分配,以保证基本生活和奖励多劳多得。现金分配主要按劳动工日分配。对烈属、军属、职工干部家属、孤寡老人、五保户、无劳动力和缺劳力的困难户给与适当照顾,使烈属、五保户高于一般社员生活水平,困难户略低于一般社员水平。农村干部实行定额补助和误工补助两种办法补助工分参加分配。社员离队参加工副业生产,必须定期向生产队交钱记工参加分配。

安城镇1936年和1987年的经济结构如下:

1936年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7.99%。1970年占91.88%,经济田占8.02%,经济作物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16.1987年粮田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85.67%,经济作物占14.33%,经济作物收入占种植业总收入的39.83%。

全镇由人民公社转为乡镇,由大呼隆出工变为大包干。

A社会服务体系

单位的经营方式随即出现了新的问题,即有些耕种、运输、销售等出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卖难买难、产品滞销问题、浇水耕种问题等,针对这些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乡镇分管领导牵头成立了社会服务组织,1986年成立了“石料销售公司”“西瓜销售公司”、“红心地瓜销售公司”等,解决了销售中的滞后问题,各村成立了服务组织,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耕地、统一浇水、统一播种、统一进种、统一销售。深受群众欢迎。

B: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自实行大包干后,镇内出现了“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才是个人的”的局面,这是可喜的,但也出现了有的村搭便车交集体的提留份额,镇政府随时杜绝苗头出现,成立了“农民负担监督领导小组”,严格控制增加农民负担问题,不准搭车提高提留款的增加,如有违反,严肃处理,严格控制在农民负担在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严格向农民乱摊派。

                农业综合开发

境内农业综合开发,立足当地所处区位优势,做足做强农业发展大文章,强农富镇、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表现如下:大力突出了“两瓜、一区、一基地”特色产业的开发,大力推行了大棚西瓜、辣椒、豆角立体种植模式,变单季收入为多季收入,公顷收入达15万元;推广了地瓜脱毒良种,推行了无公害种植模式;安城洪丰奶牛小区成为伊利集团济南地区第一个模式鲜奶加工基地;实现退耕还林534公顷,荒山造林800公顷。筹措资金700余万元,实行了乡中学实验楼、毛铺小学社区、卫生院门诊楼和新敬老院等新建改造工作。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山东平阴工业园安城片区道路6600米、桥涵22座输水管线12000米投资近500万元完成了府前街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修通了连接山水路与府前街的平安路;投资350万元,新修村级道路17.6公里实现了道路硬化村村通,其中21个村实现了户户通。投资300万元,完成了水库出险加固;加压泵站2处,供水条件明显改善。投资400万元,新发展沼气池1200个、太阳能1400户。有组织的分配剩余劳动力8000多人次。全乡27个村建起了文化大院,20个村建起了文化广场。农村社会养老参保人数突破12000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3.2007年,该乡被市政府授予“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农业产业化

随着农业大生产的发展,在当代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时代里,农业也要随时时代步伐前进,否则便被时代潮流抛弃,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安城镇紧跟时代步伐,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安城镇发展的新路子,收获颇丰。

    境内主要生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棉花、蔬菜、西瓜等,其中西瓜为特产。2004年小麦种植面积18500亩,总产1925吨,畜牧业收入2593万元,林果收入569万元,农业总收入11988万元,西瓜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绿色无公害品牌。

第一产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向土地挖掘潜力的积极性。1988年栾湾乡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61公顷,单产3341公斤/公顷,总产9893吨。1988年后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反季节栽培大棚西瓜330多公顷,形成了以东张营、三皇、望口山等10 余个村为中心的西瓜生产基地。山区林果除传统苹果、柿子外,还发展花椒70公顷。全乡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发展生猪8000头;以董庄村为龙头,养牛存栏量6000头;以养鸡规模达到20万只的近镇村35万只。从1996年至2003年,全乡以综合治理涝洼530多公顷。2002年投资70万元,完成平原农业综合开发130多公顷,修桥涵闸15座,挖排水沟9公里,修砂石路6.9公里,新打机井18眼,埋设低压管道18公里。2003年,投资198万元,对东张营、三皇等6个村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共开发470公顷,修桥涵闸68座。是年,全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53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4234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01公顷,粮食总产量16568吨,西瓜播种面积367公顷,总产量20459吨。年末实有果园面积662公顷,水果产量2259吨。大牲畜年末存栏7266头。肉类总产量3214吨。农业机械总动力45668千瓦。

安城镇沿黄望口山、三皇殿、东张营生产的无公害西瓜得到农业部认可,注册商标为“沙蜜牌”,也是济南市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土壤肥沃,水浇条件优越,既有丰富的地下水源,又可引黄灌溉。黄河岸边的沙壤土与充足的光照特别适宜西瓜生长发育,因此,当地群众有多年的种植西瓜的习惯及丰富的生产经验,常年种植面积400公顷,西瓜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瓜区主要分布在东张至望口山的山丘以北地区,远离城区,并有东西方向天然的山丘隔离,形成了独特的栾北沿黄平原区,没有任何的污染和污染物,自然环境优越是全县唯一盛产西瓜的乡镇。

这些村农户还到济南、北京租地种西瓜,形成产业化生产。

                         名优农产品

乡镇围绕农民增收,重点发展了设施西瓜和鲜食地瓜两个特色产业,完成了“沙蜜”牌西瓜和“安玉”牌地瓜的商标注册,2005年新发展冬暖式西瓜大棚430个,引进优质鲜食地瓜新品种5个,推广优质品种12个。全乡以养鸡、养牛、养猪为主的畜牧业专业村达到12个。44个村全部进行了道路硬化。被乡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生产单位”,被市政府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追 逃 车
后一篇:安栾农事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