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行知论创造教育》读书感悟

(2018-01-16 20:21:09)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笔记

       本学期,我认真地拜读了我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著作《陶行知论创造教育》,感触颇深。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是创造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便是要求受教育者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他说:“真的教育必须造就能思考,能建设的人。”能“思考”,意味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建设”,意味着能承担起改造建设国家的重任,进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

       陶先生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终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坚持不渝的,其中重要的一个主张,就是创造教育,就是致力于为受教育者建设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无论是在他所开办的晓庄师范,还是创立的育才学校,无论是他所提倡的生活教育,还是他所开辟的平民教育,他都把创造教育作为其中的宗旨。

       怎样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陶先生提出“六个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在功课上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陶行知先生在提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时,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创造精神。陶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他用自己躬身实践的体会,归纳出一条重要的学理,这条学理就是:“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使人明白,自己就自然而然格外明白了。”根据乡村教育的需要,陶先生要求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因此,陶先生既主张先生要向学生学习,又要去创造新型的学生。他认为:“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先生一生所致力的事业,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追求这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的教学自由的事业。在这一事业的实现过程中,无论对于先生还是对于学生,所须特别强调的素质都是:创造。

       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让学生去亲身感受书本中的知识,进而想去探究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要多让学生去“行”。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实践活动必将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些大胆的尝试,争取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乐于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芜湖市汤沟三汊河小学 李仲伟

                                                                                                   2017年12月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