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天来了》教学设计

(2018-01-10 16:26:4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芜湖市凤鸣实验小学  范萤萤

【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的第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教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春天的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春天来了》这个主题我计划为教学两课时。教材图文并茂,文字很少,精选了很多卡通图片,这些精美的卡通图片,他们的言谈举止、面目表情非常贴近教室中的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非常爱看,都愿意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交朋友;又以小兔乖乖提出的问题为呈现方式,这些问题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启发性,对儿童有很强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

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来看,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根据教材特点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确定《春天来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能以颂、唱、跳、画、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观察春天,感受季节的特点,赞美春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难点是从多角度观察春天,感受季节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周边找一找春天,还可以拍成照片;画一幅春天的图画;搜集和春天有关的歌曲、古诗。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观察法、演绎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认识新朋友

1.告诉学生,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出示“燕子”动态图,引导

学生和它打招呼。

2.师(引入课题):燕子姐姐飞越千山万水,是给我们大家带来

了一个好消息:春天来了。

活动二  找一找春天

1.火眼金睛找一找

(1)师引:小燕子姐姐要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春姑娘,

可春姑娘不知藏哪儿了?热心的小朋友愿意帮它找一找吗?

(2)现在,我们睁大眼睛,跟随燕子的脚步一起找春天,比一

比谁火眼金睛,能最先发现春姑娘藏在哪儿了?(课件出示:校园里的花坛开出了朵朵花儿、草地变绿了;小区路旁的小草也绿了;小河里蝌蚪游来游去;山坡上,笋芽儿长高了;农家小院的桃花、梨花开了;田野里农民伯伯在春耕。)

(3)教师轮流播放图片,学生有所发现时,停止播放,并让他们说一说:我发现春姑娘藏在哪了?(学生交流:春姑娘藏在校园里,花坛里的花儿要开放了、小草也绿了;春姑娘在小区里,路旁的小草绿了;春姑娘藏在小河里,我看见小蝌蚪了;春姑娘藏在春笋上,瞧,笋芽儿越长越高……

(5)师价评: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很快就帮燕子姐姐找到了春姑娘,把春的消息告诉了春姑娘。瞧,它给大家竖起了大拇指。(课件出示)

2.美丽照片秀一秀

(1)师引: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课前,大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周边找春天,还拍下美丽的照片呢!小燕子非常想看一看,现在就拿出相片来向它展示吧!

学生回忆找春天的过程,并通过带来的照片告诉小燕子自己找到的春天。

(2)师问:从你们的照片中,我们看见桃花、梨花开了,大家是用什么看见的?(眼睛)请大家闭上眼睛(教师出示带来的花,让学生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花)再用鼻子闻一闻,闻到花儿的香味了吗?(真香!)

师:大家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手摸一摸,从这些植物的身上感受到了春天来了。我们还可以从小动物的身上找到春姑娘呢!(课件播放布谷鸟的叫声)你听到了什么?(布谷鸟的叫声)从它的叫声中,你能感受到春天来了吗?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身上也藏着春天呢?

学生:小河里有许多小蝌蚪;清早,就能听见小燕子、小喜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小蜜蜂在田间采蜜,嗡嗡嗡……

(3)春姑娘有根神奇的魔法棒,它走到哪儿,哪儿就充满了活力。动物们、植物们都悄悄行动起来,只要我们睁大双眼看一看,竖起耳朵听一听,用心去闻一闻,就会发现春天无处不在。(板书:看一看听一听 闻一闻)

活动三  唱一唱春天

1.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让我们一起歌唱这美丽的春天吧!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边欣赏,边问:小朋友们听过这首歌吗?有谁会唱?(请会唱的学生上台展示)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唱一唱吧!(还可以师生共同唱)

3.音乐课上,你还学过哪些歌唱春天的歌曲?在家里,你还会唱哪些春天的歌?

4.学生上台纷纷展示自己的歌喉。

活动四  看一看农村的春天

1.小燕子知道有些小朋友的老家在农村,能跟它说一说,农村的人们此刻正在忙些什么吗?

2.学生纷纷交流后,展示农民伯伯在春种的图片,引导:“当春的消息传遍大地时,勤劳的人们也行动起来了。农民伯伯经过春天辛勤的耕种,到了秋天才有收获。如果你到农村去遇到正在田里干活的农民伯伯,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会说:“农民伯伯,你们辛苦了!农民伯伯,谢谢你!”

3.师:小燕子姐姐为大家叼来了一枚勋章准备送给你们,因为它发现咱们的小朋友不仅善于观察,还能善解人意,真是一群懂事的孩子。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燕子,帮她一起找春姑娘,和她一起见证春姑娘的成长,开心吗?小燕子也非常高兴,因为它交了一群聪明可爱的朋友。(引导学生跟燕子再见)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短,他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形象直观的物体,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小燕子”这个象征着春天的角色,以它为线索,激发儿童探究的乐趣,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整个活动过程,创设了两个情境,分别是帮燕子姐姐找春姑娘和告诉燕子农民正在干什么,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小燕子竖起大拇指和叼来一枚勋章的安排,正是通过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的方式留心观察,引导学生体会农民的辛苦并改进自己的行为。最后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带领学生唱一唱春天的歌曲,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画一画

小朋友们,春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把你课前画出的春天拿出来给大家欣赏欣赏吧!学生纷纷介绍自己的作品,评出优秀的作品上台展示。

活动二   想一想

1.小朋友画中的春天真迷人!春天就像小朋友在慢慢长高,它悄悄发生了变化,你发现了吗?

2.课件出示小草变化图,问: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小草更绿更高了。再引导学生其他植物的变化,如柳树的叶子更密了还长出毛茸茸的柳絮,油菜花开得更黄了……

3.想一想,小动物们又有什么变化。(板书:想一想)学生交流:小蝌蚪渐渐长大,已经长成小青蛙了;鸟窝里的小幼鸟羽毛长得更丰满了,它们开始跟鸟妈妈学着捉虫子了……

4.春天变暖和了,你感觉到了吗?怎么感觉到的?

学生交流:春天里,风儿吹在脸上不那么冷了,我们的手可以从口袋里、手套里拿出来活动了,天气越来越暖和,我们脱掉厚厚的棉袄,衣服越穿越少了。

5.老师早晨起床,还发现天亮比冬天早了,天黑也晚了许多,你感觉到了吗?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了。

6.课件出示儿歌: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舞,长江两岸,柳树开始发芽,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

7.学生齐读后,师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引导:“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春天来得可不一样哦!”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同一时间段各地春天到来的早迟不一样。

活动三   吟一吟

    在语文课上,小朋友都学过哪些和春天有关的古诗?会背的背给大家听一听,评选出“最佳小诗人”。

活动四   跳一跳

播放《小雨沙沙》送给春天一支舞蹈,有兴趣的同学一起跳一跳。

【设计意图】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所以我引导学生在画一画、吟一吟、跳一跳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教材呈现的冰雪融化、春笋冒出等,反映的是其他地域的春天景象,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容易见到的。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我以一首经典的儿歌配上图画,表现南北方春天不同的特征,帮助学生欣赏春天的风光时懂得我国南北方春天的差异。

七.板书设计

5.春天来了

看一看  听一听

闻一闻 想一想

  

教学反思:

       我设计了“寻找校园的春天”这个环节,带领学生到学校校园里看一看、找一找,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了解春天。学生是教学中最宝贵的教育资源,让他们熟背的《春晓》、《悯农》在本课学习中发挥新的作用,让他们拥有的图片成为归纳春天特征的直观材料。课上又与同学互相交流,彼此拓宽了视野。教师之后呈现的录像,再一次把学生带入了花的海洋。学生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美丽的花朵,无不感叹春天的美丽,从而激发了他们想留住春天之美的愿望。紧接着师生积极地出主意,“唱、照、画、写、做……”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兴高采烈地学方法、赏作品。最后,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互相讨论、积极参与,为“公园景物”寻找位置、设计宣传标语;活动的结果小组内自评。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学生既快乐地参与了,在情感和态度、行为和习惯、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又得到了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