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藏壹两』银币「特征」、「防伪设计」、「数字密码」剖析-1

标签:
转载 |
分类: 機製貨幣 |
『西藏壹两』银币「特征」、「防伪设计」、「数字密码」剖析-1
前言:
在网上看到有许多朋友将自己珍藏之「西藏壹两」图片贴上,请求鉴定专家鉴定真伪,其结果均是让人失望,异口同声称:「假币,何必再浪费时间」、「现代臆造币」、「地摊货,赶紧放手」、「又拿祖辈传下来来唬弄人」、「找遍相关钱谱并无此币相关资料」…等评语,我想在此替这些朋友向这些所谓「鉴定专家们」讨个公理,请他们对于该币好好研究清楚后,再开口下一些精辟且让人信服的评论,否则误人又误己!
朋友们请好好将此币珍藏,因为它是一枚十足十、不可多得且设计高超的「真币」啊!今特将其「特征」、「防伪设计」、「数字密码」剖析于后,各位即很清楚的明白该币是一枚不可多得,值得珍藏的珍稀币。
该币现有4种『同类而特征上稍有不同』的实物版本呈现:
(1)、有「鲁尔智‧乔治」铸边之样板币(简称“鲁样币”)
(2)、重量介于 “鲁样币”与“流通币”之间,厚度有0.3公分,是“流通币”之「原模币」,也是说“流通币”是依据该「原模币」所铸造出来的。
(3)、“流通币”。
☞今就以该币前述之3种样式一一说明如后,因「流通币」是即将『准备行用』,作为「封赏」、「馈赠」之用,所以其不论是防伪设计及特征,均十分清楚、明确、到位,故先从该币谈起,以期建立正确之观念:
http://s7/mw690/00249C6ugy6XvfOnlUqc6&690
http://s12/mw690/00249C6ugy6Xvg2BxzR6b&690
一、「流通币」:直径4.3公分,厚0.27公分,重量介于32—31克间。
该币币面清晰,银饼饼面刷痕有序,定位线段不多,留银亦少,防卫措施到位,将一些瑕疵尽量修正,流通之条件俱足。
◈「正面」(光绪元宝 官炉局铸):
(一)、币边内齿均由「弹簧式小圈圈」来填充「齿肉」,非常清晰且在每个齿肉上均有一条细短直线(┃--系“凹线”),此为特征之一,亦起防伪作用。
「◈反面」(西藏壹两):
http://s10/mw690/00249C6ugy6Xvg7CTwt39&690
http://s15/mw690/00249C6ugy6Xvgbaazc4e&690
(三)、该币最外层环壁下之内齿,在每颗内齿与内齿之间的〔间隔壁上〕均有平行之小线段,一小段、一小段,几乎环绕着整个外层环壁,假币绝对没有此特征。
※从该币正、反二面总计12个汉字观之,没有纪年、没有龙图、没有特殊吉祥图案,要如何来判断其铸造时间,实在太困难了,还好该币上还留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
★现要谈及该币之:
http://s5/mw690/00249C6ugy6XvgWFgyg24&690
(1)、「铸制时间?」
(2)、「为何而铸?」
(3)、「为何史料无记录?」
(4)、「最后为何不流通而胎死腹中?」…等诸多问题:
http://s15/mw690/00249C6ugy6Xvh35Fpkee&690
(D)、再看反面「内齿数」,以6点钟该颗内齿为『基准点』,左、右往上数算至顶端,总数为157颗,但『基准点』需重复计算,遂左、右二边各为79颗。『79』该数字有特殊之意义,就是慈禧老佛爷60岁生日,光绪帝登基19周年,该币铸造之宗旨更加明确。(注:正面内齿数120颗与反面内齿数157颗,是不同数的,请注意;内环珠圈正、反面均是45颗)
☞综论:该币之所以铸造之最主要原因是,为慈禧60岁大寿,光绪23岁及登基19年之国家喜庆而专铸之纪念币。「臆造者」能有如此缜密之思维来设想这么复杂之设计并要配合国家重大庆典,绝不可能,因此该币为一『真币』也!
当时西藏为大清之版图内,位于西南一隅,地区落后,藏人当时均不识汉字,且无进步之造币技术与设备,但从历史渊源满清与藏族就有亲密之关系。检视该币,诸凡设计理念、防伪措施,惯用防伪技巧(因聘请西洋人当机制币铸造顾问)..均十分到位,遂很肯定是由朝廷中央所属造币局统一承铸的,最有可能的是「吉林机器官局」所造,而非「奉天造币官局」铸造,因为1894年「奉天造币官局」尚未奉准成立,该局是在后2年1896年才正式成立。且「吉林机器官局」在1884年(光绪十年)时,就已经替老佛爷慈禧太后50岁寿辰时专铸了一枚「吉林机器官局 监制 厂平壹两 祝寿币」(现被公认为大清最早之机制币---属“试铸币”性质),该币的设计特征与理念亦是采用此内环小圆珠「☉」,中间以小线段(▬),彼彼串联起来▬☉▬☉▬☉▬☉▬,代表老佛爷慈禧太后的岁数,该二币之铸造时间虽差10年,但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计算双环间之「圆珠数☉☉」及「内齿数」来推断该币确切「铸造时间」、「铸造目的」,这不是臆测,更不是瞎掰,而确实有所本,只是至目前为止,很少人知道用此方法来鉴定『无记年机制币』之铸造时间及其真伪,此法早在:
(1)「光绪十年吉林币 厂平壹两」。
(2)「光绪乙酉年造 光绪头像纪念币」。
(3)「同治皇帝 福健恭进纪念币」。
(5)后来之「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之慈禧、光绪双寿辰纪念币」。
(6)、「1907年 光绪光绪三十三年之慈禧、光绪双寿辰纪念币」。
均先后使用过此技法。此6币均与大清当时二位重要领导有密切之关系,同有双寿之深层寓意且均以慈禧太后为主角,光绪帝只是个配角罢了。
由此该币现就被一些所谓「五星级钱币鉴定专家」以「包浆不对」、「齿边纹不对」、「银包铜」、「无史料可查」,…等外观及物理性条件,来评断该币之真假,最后结论为〔假币一枚〕,这种论词实不能让请求鉴定之持有人信服,渠等「专业知识」亦无法让大众信服,更遑论尊敬了!各位可上网查寻该些银币,无一被评鉴为「真币」,以讹传讹,因为该些「五星级钱币鉴定专家」不下功夫深入研究,探讨,只凭着几本钱谱及一些比别人多一点之经验,可能他们手中都没有该币各款实品,就断定该些币真伪之命运,太牵强、武断亦不客观。请该些专家们好好算一算相关正、反「内齿数目」、「内环圆珠数目」后,再审视当时大清国内外情势,客观的给该些银币收藏者一个信服之答案,同时也站稳自己「鉴定专家」之地位,如此敬业者,我们会向你们学习,向你们敬礼!更有网友提出这些币可能是近代「○○○」造假者之产品,此话不必当真,光仅是一项「长条纤细游丝」描边,再加上「环状弹簧式小圈圈」二种防伪手段交互使用,来填充一个字体之体肉内(「西」、「两」二字),且该些游丝重重迭迭,交叉处还暗藏一些特征,单看该技巧就困难重重仿冒不来,更何况该币运用了“多重”的防伪设计,如:
1、小定位点、中心点。
2、「长条纤细游丝」描边及填充体肉。(单1种技巧)
3、小圆圈「。」(共有6颗)。
4、「直线弹簧式小圈圈」及「环状弹簧式小圈圈」再加「长条纤细游丝」来填充体肉。(3种技巧交互使用)
5、每颗内齿上小直凹线(┃)。
6、内齿间隔上有小线段(▬▬)来串连。
综上,有哪位高手能仿造此币,光是防伪设计一项,你过的了一关,你无法全部伪造成功,因此该币为一实实在在之「真币」,更何况伪造者不必花心思、时间来伪造真币之防伪设计,因为其本身就是假币,目的是来蒙骗外行人,不怕后面有更傻的人来仿冒这假币。
(六)、该枚钱币粗看起来没什么复杂的设计,正、反汉字又不多,心想仿冒起来应该容易得多,但却不是如此,在网络上该币贴图不少,既然是「臆造币」、「假币」,为什么这么多人来收藏呢?( 贴图图像有真币,有假币)我认为最快速的鉴定法就是看看该币币边是否为『宽边』(只限于“流通币”)?如是,再来依我前述之各项特征及防伪设计,一一来检视,那真假就八九不离十了。
综论:前述种种,各位一时还不一定能全部吸收、消化,目的是请各位能了解该币之特征及防伪设计,最重的是了解该币铸造之宗旨,从该币中就能学习到许多新的鉴定知识,并享受收藏银币之乐趣!
LOUIS-TSOU于台北
≪下篇文章专谈该类币另一款式---币边铸有「鲁尔智‧乔治等字样之样板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