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深入探讨「光绪十六年山西官炉造足纹壹两银币」之「特征」与「防伪设计」

标签:
转载 |
分类: 機製貨幣 |
深入探讨「光绪十六年山西官炉造足纹壹两银币」之「特征」与「防伪设计」
前言:
兹引用某位收藏家对于该币之详尽说明如后:『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山西官炉局正式铸行的实重一两的银币。铸额甚小,传世极稀罕。银币文字及图案设计精致复杂,铸造精美,风格不同于同时期铸行的龙洋。银币正面近中央和近边缘处,分别铸一个「珠圈」,内外两个珠圈之间镌有三道圆圈。内珠圈内镌“足纹壹两”四个字。内侧的两道圆圈形成的圆环内镌“光绪十六年山西官炉造”十个字。外侧的两道圆圈形成的圆环内镌精美的「花纹」。银币背面的珠圈、圈道及花纹设计与正面相同,内侧珠圈内镌一精美的盛满食物的三足火锅图案,极富生活气息。外侧的圆环内镌“一体通用完纳钱粮关税瞀金盐课”十四个字。银币上的文字和图案清楚地说明了该银币的成色、币值、铸造时间、铸造者和银币的法定用途。』---以上摘自网络数据。
依据我的收藏该银质钱币,实品版式分别有:
(一)、币边铸鲁尔智.乔治样板币(后简称“鲁样币”)
今谨就该2种版式之银币之「特征」与「防伪设计」一一说明如后,敬请指教!(我没有收藏该款币之“银模铜样”,遂不在此说明)
http://s2/mw690/00249C6ugy6NmJOMzst71&690
一、
基本数据:直径4.5公分;厚度0.3公分;重量介于36---37克间
http://s6/mw690/00249C6ugy6NmJTEThXc5&690
(一)、外环10个汉字,内环4个汉字,合计14个汉字均为「楷书体」,「两」为「人」两,字体俊美。
(二)、请看这「光绪」二字之楷书体与---
(三)、「足」字最后一撇上有小凸起留银;「壹」字最后一横笔有细缝(因弹簧式小圈圈防伪所致);「官」字顶上一笔有小留银;「十」字竖笔画之顶端有小凹洞,洞中有小圆点「.」,其上之弧圈外侧有2小圆点,竖笔下端有小圆定位点;「纹」字「丝」旁有小圆点;「山」字6点半之环边有重边之现象..等特征。
(四)、该币币面上(章地)有自北向南方,条条垂直(↓↓↓)整齐排列、密集,非常清晰之游丝刷痕,痕纹较粗,让人印象深刻,已超过我们一般所理解所谓的银饼在铸币之初所整理之「刷痕」--轻刷、细微,线条间间距较宽..等情形。因此这刷痕情况应是人为故意为之,为该币之最明显之特征之一,亦起「防伪」功能。(假币应无此特征)
(五)、汉字及3个环圈其上均由「弹簧式小圈圈」来填充体肉,但与其他款银币相比,较不清晰易辨。
☞「反面」(有大鼎图案之一面)
http://s2/mw690/00249C6ugy6NmKbwTe131&690
(一)、首先我们要来给这14个汉字来断句,其正确且唯一之念法为:
★『完纳钱粮,关税,瞀金;监课一体通用』。为何是如此专一之念法呢?因为在这枚钱币上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了。我们回过头来看「正面」---『光绪十六年,山西官炉造』,由「光绪」皇帝之名号带头,且左旋顺读(↻),注意看「光」字所在币面之位置为该币面之「西方」(九点钟方向),再反过来看,该币反面处在西方位置(九点钟方向)的文字不就正是「完」吗?又我们中国文字惯从「动词」开头,因此顺读↻就是『完纳钱粮,关税,瞀金』;又为何不是「完纳钱粮,关税,瞀金,监课」,然后再接「一体通用」呢?同样「正面」之「山」字在4点钟方向,反面4点钟方向正好为「监」字,因此是「监课一体通用」,这样断句,「语意及法定用途」就非常清楚了。很多网友在此断句上都没能深入研究,遂念法不一,前引言就断句错误。
(二)、反面亦同样有非常清晰之游丝刷痕,其走向为2点半方向→9点钟方向(←),与正面之刷痕方向不同(自北→南方垂直↓↓↓刷痕▥),光是这2种不同方向清晰刷痕之制作工艺技术,就会让现代工艺仿冒者望尘莫及,因此该币为一【真币】无疑。
(三)、「课」上第一笔有留银,「口」左下角亦有留银;「监」字右下角有小珠点;「金」字顶上有小珠点;该「金」字楷书体与「福州船政成功 御赐金牌」之「金」字体一模一样;在「粮」字6点半方向之2道环圈上有一非常圆且小之小圆点「․」,是铸造时有意为之,在相同“鲁样币”版式之诸多币中均有此「暗记」,这绝非伪造者能识破其奥妙之处;「用」字上一横笔有2个小凹洞,洞中有小圆珠(․),伪造者任你绞尽脑汁也绝伪造不出此特征的;正面「造」字之「走」边旁与反面「通」字之「走」边旁,字形不一样,这说明正、反2种楷书体不是出自于一人之手,至于其它字体及图案中还有许多小点或留银特征,就不在此赘述,敬请各位自行发觉。(假银币或该款币之“银模铜样”就全无该些特征)
(四)、现要谈该币反面内环中的图案了,设计这枚钱币之设计师,设计「概念」实在高人一等,超出一般,这也是至今许多人看不懂、悟不透渠「设计精髓」的地方。本文引言中有「银币背面的珠圈、圈道及花纹设计与正面相同,内侧珠圈内镌一精美的盛满食物的三足火锅图案,极富生活气息。」,这段对于该图案之描述,偏差大矣!请问【一精美的盛满食物的三足火锅图案】与此币之铸造原意有何关联性?有何正向的寓意性?根本风马牛不搭配亦无意义,遂有详细探讨与说明之必要。
大清一朝之机制币上必有龙图(大部分有的,但亦有例外,「西藏壹两」正、反面就无龙图设计)。从最早之「光绪八年吉林器官局监造 厂平壹两」(1882年)、「光绪十年吉林器官局监制 厂平壹两」(1884年)起,因大清刚西洋引进机制币机器,属试铸阶段,遂该2币均设计为抽象之「古龙造型」,又;较该「山西足纹壹两」币稍早二年(1888年)之光绪十四年 贵州官炉造 “黔宝” 币正、反亦是由「古龙」图案来描绘。大清中、后期机制币有的龙图造型一眼就能认得,如同龙袍上光鲜亮丽,刺绣上的龙一样生动、活泼,前期却是非常抽象难识,又:在一堆线条钩勒出抽象难识之图形中,试图找出是否有龙形之存在,那首先就要找是否有「水波纹」或「浪花纹」之出现?如有,那表示该图案中必有龙形,因为二者或是三者是相依共生的。该币内圈顶上有3个像中国字「山」的图案出现,这就是「水波纹」,由此即表示定有3条游龙存在,该3条游龙就隐藏在所谓的「火锅上精美的食物中」,该3条龙确实难以辨识,我能看出来,但因为弯弯曲曲,相互纠结,如要用文字来清楚表达,那有一定之难度,我在此给各位提个醒:表示「水波纹」的「山」图案下有一个圆圈“○”,该圆圈“○”为左、右2条龙的龙首,双龙共享一头,双龙之龙身部分,分别分散在左、右图案中,以曲线条来表示(♌);另1只龙在图案之下方,龙首在左下方。为一「卧龙」也。该「山」形「水波纹」图案,代表龙身转动之寓意及圆圈“○” 代表龙首之设计概念,在「光绪八年吉林器官局监造 厂平壹两」中已使用过,请各位参考。又;有龙必有「太阳(日)」,寓意「龙与日月同辉;群龙追日」,这圆圈“○”图案又代表是「太阳(日)」,负有多重代表意义,此点可能有许多朋友无法体会出来,这也是为何在该圆圈“○”中不点上一小点⊙之原因,因为太中间如点上一小点⊙,这就单一只代表是「龙首及龙眼」之意义(「光绪八年吉林器官局监造 厂平壹两」及「大清银币 丁未 一两」的抽象龙形,龙首中就有点该小点⊙),敬请卓参)。
http://s16/mw690/00249C6ugy6NmKeGijtcf&690
(五)、再看,圆圈“○”图案下由细线弯弯曲曲所描绘出3个「元宝」图形,左、右在上方,1个在下方,成倒三角形状(▼)3个「元宝」互有连接点,该图案较易辨识,这3个「元宝」图形是由双龙之龙身盘曲、纠结而成的,极为抽象,但仍离不开大清龙图之绘制原则:有龙首、龙觭角、龙身、有4个龙臂、每臂上有2根龙爪、龙尾上有2根龙尾长须。
(六)、再看,该托盘紧接图案下缘有一「浪花纹饰」,拖盘(与大肚鼎是连在一起的)雕铸的非常立体,其环形左右二角边缘有明显的细条放射状线段,更加凸显其立体。拖盘下为一大肚鼎,鼎下有3足,1大足在前,2小足在后,每足跨距间都相对应着3颗圆珠(内珠圈之圆珠),中间大足边缘上有明显的销边及横细纹特征,中间大足与右侧小足,足下几乎与下之圆珠接触,网络上有许多该版币,此处均无接壤(尤其是“银模铜样”币),空隙一大段,应为『假币』无疑。另;该大肚鼎,鼎腹左、右2边并无双耳造型,但网络上有些该版币,有双耳,如以科学的角度来检视该大肚鼎,上有大托盘,鼎较小在其下方,如鼎腹旁再设计有双耳,其功能是拟端起鼎之作用吗?似乎不太实用且有画蛇添足之累赘。(反思,若是鼎直径与托盘直径一样,为方便提耳托起大鼎而设计此2双耳,,还较合乎逻辑!)
http://s9/mw690/00249C6ugy6NmK192Iwd8&690
(七)、再观之,右元宝右侧像「树」一样之图案,这是什么设计?这是『珊瑚』之造型,因为我们很容易将「元宝」与「珊瑚」联想在一起,这些都是贵重财物,且有「招财进宝」之意。在此图案上寓意---如这『钱粮、关税、瞀金』三项工作落实,国库才能充裕、人民生活才能幸福。这「珊瑚」设计构想在1888年 光绪十四年 贵州官炉造 “黔宝”币之反面图案二侧币道花饰已出现过,敬请卓参。
由以上所述,我们可清楚了解,该图案不是「山珍海味」、「吃食」的描绘,亦不是美食放在火锅上,热腾腾的让大伙来享用,是与国家财政上有重大政策倡导之深厚寓意且该币与「3」有密切之关系:
(2)、3个「山」的「水波纹」图案,又每个「山」其上相对应之环珠为3粒。
(3)、3条弯曲龙形---代表皇室之威严。
(4)、3个元宝---代表这三项工作项目一定要抓紧,国家财政才能健全、富裕、国库充足、财源滚滚。
(5)、3脚鼎足---代表这三项工作项目为中心工作,如鼎之三足,缺一即歪斜不稳。
(6)、鼎足跨距间亦为3颗环珠。
(7)、『大鼎』即代表国家,代表国家整个「财政制度」。
诸位看此设计,能不赞叹古人在该币设计思维上之精准、细腻,为配合国家重大财经政策,绞尽脑汁,寓意完全正确、到位,面面考虑周详,决不是『麻辣锅底,配牛羊鸡肉』大鼎烹煮,一锅端出来,这成何体统,又不是北京『东来顺涮羊肉』之招牌、广告牌,别逗了!
因此这面文字与图案之意思为:「不论是金融监督、管理及课纳税捐业务,由国家统一规定,各单位步调一致,对于国家财政重大来源---钱粮、关税、瞀金之缴纳,均可使用该(代用币)来上缴完纳」。请问这国家财政重要之政令宣示与变革,岂是一个「山西官炉」地方性的造币厂所能全盘构思与铸造,不论当时山西是否有造币厂之设置,均由朝廷中央来统一铸造的,「山西官炉造」只是借其名而已,没有实质的意义(亦有可能,因当时“晋商”纵横商场,全国出名,富甲天下,遂借其名,打其号,由山西“晋商”开始就能增加国家税收,多搞一些银两)。该借名铸造之技俩,在前(1890年之前)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 贵州官炉造 “黔宝币”,及往后之---「光绪乙酉年造(1885) 光绪头像,背光绪二十年奉天机器官局造」币中再度使用过,因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年)奉天机器官局尚未奉准成立,该局于2年后,1896年才正式成立,所以当时也是「借壳上市」情形一样。
二、
http://s3/mw690/00249C6ugy6NmKpOf4Ka2&690
「正面」:(足纹壹两)
(二)、「十」字中横笔画,左侧有一小点,其上之环圈上亦有一小点;「西」字右下侧有一小点;「两」中间竖笔上段边有留银;「足」字如同“鲁样币” 最后一撇上有小凸起留银;「纹」字「文」向左撇上有留银;「官」下之花饰中有小圆点。
http://s15/mw690/00249C6ugy6NmKrEB3w1e&690
「反面」:(完纳----一体通用)
三、
该类二版币之「特征」、「防伪设计」及「图案设计之寓意」,到此已介绍完竣,我不敢说臻于完美无遗,但已尽力而为了。各位想必已清楚明白这是一枚不可多得的「真币」,至于钱谱有无登录,网络鉴定专家称是「现代工艺品」、「地摊货」…等评语,均不必介意,请他们提出更具体且让人信服之说词来证明该币为假,我们会向他们学习,尊敬他们的专业知识丰富,否则数十年后还是停留在「精美的盛满食物的三足火锅图案」的迷失中,若此则进步有限啊!
(真幣對照組)
http://s3/mw690/00249C6ugy6NmKHtSYa72&690
四、
http://s12/mw690/00249C6ugy6NmKvksYPbb&690
http://s2/mw690/00249C6ugy6NmKwzYJz21&690
(真幣對照組)
http://s15/mw690/00249C6ugy6NmLQ1CFM0e&690
http://s3/mw690/00249C6ugy6NmKAhRm222&690
http://s16/mw690/00249C6ugy6NmKyHpZJ5f&690
该款「假币」,基本上都伪造的与真币相似度达95%以上,肯定为现代高仿品,乍看之下以为是真币,经详细检视就能发现许多相异点,如:鼎边双耳造型;无防伪设计;无留银特征,无人为粗线防伪刷痕;无定位点,无定位小线段..等,在在说明『魔鬼总是藏在阴暗处』,我在所贴图案上已清楚标注,遂不在此以文字赘叙,敬请参对。
(真幣對照組)
http://s3/mw690/00249C6ugy6NmKHtSYa72&690
http://s13/mw690/00249C6ugy6NmKNfukA4c&690
http://s7/mw690/00249C6ugy6NmKQAKzka6&690
(真幣對照組)
http://s3/mw690/00249C6ugy6NmL1frtE52&690
http://s8/mw690/00249C6ugy6NmKOES5p47&690
http://s7/mw690/00249C6ugy6NmKSF2wC46&690
(注:我是以繁体字书写,为使各位能更容易阅读且清楚明了文意,遂转换为简体,因此有许多必须以繁体表现之字体,就不一一改正过来,尚请见谅!)
LOUIS—TSOU于台北
二0一四年十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