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助工具观察》教学案例

(2018-01-25 09:36:04)

借助工具观察》教学设计

长安区鸣犊街道嘴头小学     蒋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三课《借助工具观察》。是在学生认识感官、了解各种感官功能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当我们直接用感官观察不能解决问题时,借助工具观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教材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自己的指纹,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看到的不一样的情形,知道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而这些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这个活动中还要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第二部分,比较用耳朵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有什么不同,发现听诊器听到的更清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听觉功能。第三部分,认识各种观察工具。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盲杖延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助听器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感官,并且能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他们有一些用感官观察事物的经验,但是用工具观察、尤其是用比较专业的工具观察事物的经验就比较少,所以在让学生利用观察工具观察事物时,先教会学生使用方法,再去让孩子们去观察。

教学目标:

1、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工具观察事物。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两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五种感官,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进行观察?你们还记得它们是谁吗?

学生回忆并回答。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皮肤(触觉)

师:有了这五种感官我们就能更好的观察周围的世界了。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成体系的逐层推进式的,从认识感官到各种感官的具体功能以及综合运用几种感官观察事物,到最后借助工具观察,为了让学生理清思路,在教新课前用对学生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强化学生语言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探究、认识工具在观察中的作用

活动一:观察大拇指指纹

师:老师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儿子,他很调皮。有一天,他拿着我的手机说:“妈妈,你的手机被我设置了指纹密码,你打不开了。”指纹密码?手机还有这个功能?我半信半疑地抢过手机试了试,真的打不开,只能请求他的帮忙。老师发现我们的每个指头上都是有指纹的,可我的指纹和我儿子的指纹又不一样,你们观察过自己的指纹吗?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好吗?你们觉得我们可以怎么观察呢?

【设计意图】: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指纹,现在指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去观察自己的指纹。

生:可以用眼睛看,可以用放大镜看。

师:那我们就先用眼睛来观察观察我们左手大拇指的指纹到底什么样子!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学生观察,师巡视然后提问。)

师:你们有什么困难吗?我看有同学眼睛睁得大大的,离手指很近。  

生:指纹太淡、太细小了,看不清楚。

师:刚才有同学说可以用放大镜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借助工具观察吧!(板书课题)

师:放大镜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你知道它怎么用吗?

Ppt展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师:那我们在使用放大镜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把放大镜紧贴在大拇指上,要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楚指纹。

(边讲边演示用放大镜观察指纹的方法。)

师:还有什么工具能帮我们观察指纹呢?

生:显微镜。(ppt出示几种常见的显微镜)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显微镜吗?知道怎么使用吗?老师带孩子们朗读课本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两种工具来帮助大家观察。现在我们先来分组,确定组长和每组负责汇报的同学。

师:我们把组分好后,现在要强调注意事项及要求。

1、每组组长安排工具,小组成员耐心等待其他人观察完,不要争抢观察工具。

2、轮到谁使用工具请认真观察,没有轮到的同学请安静等待。

3、把你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看到的指纹和用肉眼看到的比一比,把你的发现记下来。

4、哪组观察完了,组长举手示意。

师:现在哪个小组首先安静下来,就请哪个组组长来领工具,记住观察的时候要仔细认真。(学生观察)

学生开始活动,音乐停,活动停。收回观察工具。

师:你觉得用眼睛看和用工具看有什么不同?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知道放大镜和显微镜有什么作用?它增强了我们哪个感官的功能?

生:它们都可以放大事物,而且显微镜看得更清楚,增强了眼睛的功能。

师:在生活中还有一些工具能够使我们视觉能力增强,介绍高倍显微镜、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后视镜。

【设计意图】:先用眼睛直接观察、再借助放大镜、简易显微镜,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在让学生利用观察工具观察事物时,先教会学生使用方法,再去让孩子们去观察。并运用画一画的形式,画出观察到的样子,这样加强了这三种观察方法的体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工具的优势,最后介绍高倍显微镜显、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后视镜等延伸视觉功能的工具,进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观察工具带来的便利。

活动二:听心跳声

过渡:刚刚我们看到那么多帮助眼睛观察的工具,你知道帮助耳朵听的工具有哪些吗?

1.用耳朵听

谈话:我们先来听一听这个声音,要安静哦!(ppt放声音:心跳声)你听到什么?

师:现在,你们能听到同桌的心跳声吗?怎么样才能听到心跳声?(学生回答听心跳的方法)

师:对,只有靠近了,把耳朵贴在同伴心脏的位置才能听得更清楚哦!你们知道心脏在哪里吗?(学生找一找心脏的位置,教师指导)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同桌的心跳感觉一下。(学生感受)

提问:你听到了吗?能学一下心跳的声音吗?

师:大家知道吗?以前啊!医生在给人看病的时候,也曾经出现过同样的问题。医生要靠近病人的身体才能帮助他们诊断心脏有没有问题,但是有些病人就不愿意让医生靠的那么近。1816年的一天,在法国巴黎一个豪华的住宅里,著名的医生雷内克正在给一个尊贵的小姐看病。雷内克医生在听完病人的病情介绍后,怀疑她患的是心脏病。雷内克心想,要是能听一下小姐的心脏跳动就好了。但是病人是一位年轻的贵族小姐,直接用耳朵听显然不合适。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听诊器

2.用听诊器听

师:你们真聪明(出示用听诊器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用听诊器听一听心跳呢?你知道听诊器怎么用吗?

师:(出示听诊器)讲解听诊器使用方法。让学生上台示范。

师:用听诊器听心跳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哦!听完之后再和同伴交流,否则会影响其他小组同学听声音的效果的。

师:两人一组互相听心跳声,哪组先安静下来哪组先听。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优先使用听诊器。)

【设计意图】:孩子看到听诊器有抑制不住的激动,但是我们使用听诊器要求安静,所以使用激励的办法让孩子们安静下来。

师:你们听到什么?谁来说说看。用听诊器听到的心跳声和用耳朵听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吗?哪一个听得更清楚?

师:我们借助听诊器把微弱的声音让耳朵听得更清楚,那本来耳朵听力就不好的人,有什么工具能帮助他们听得见声音呢?

出示助听器,介绍助听器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的自身入手,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对比用耳朵听和听诊器听心跳的不同,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听觉功能,发现使用工具的好处。同时了解助听器,初步感受到利用工具可以拓展人的观察能力。

活动三:认识其他观察工具,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

师:工具给我们的观察带来了很多方便。你们还知道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观察?

生:自由回答。ppt出示盲杖、酒精测试仪。

师:认知它们吗?帮助了我们的哪一个感官?有什么好处呢?

师:你们真是太厉害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认识更多的观察工具,进一步感受到利用工具可以拓展人的观察能力。

三、课堂总结

师:生活中观察工具种类很多,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工具也在不断发展,这些工具让人类认识了解世界变得更轻松方便。

总结: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如果家里有放大镜,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对用工具观察的好处有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详细梳理各种工具对应的感官延伸。

板书设计:

借助工具观察

眼(视觉)    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后视镜

耳(听觉)    听诊器、助听器

鼻(嗅觉)    酒精测试仪

舌(味觉)

皮肤(触觉)   盲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