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政治期中考试反思

(2018-11-29 16:11:13)
分类: 教学反思

1)选择题:本次考试中选择题难度稍大,学生平均分在35.6分,平均错6个,这与我们平时设定的选择题控制在40分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平时复习中要加大选择题的训练力度,提高选择题的答对率,是当务之急。从各题的得分来看,答对率较低的题目是8、16、18、21题,与兄弟学校相比,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是4、5 题。

题号

得分率

考查的知识点

学生出错原因

应对措施

8

0.53

图表题,收入分配

抓不住标题的关键词“增速”,看不懂图表,导致四个选项分不清

加大对图表题的训练,对经济生活中涉及的增长、增速等关键词的解读和理解

16

0.82

党的监督

抓不住关键词是党,误选;错把审计委员会当成了监察委员,错选ƒ

落实学生对政治生活各行为主体相关部门的了解

18

0.73

人大

对知识的理解存在错误,ƒ中的制衡看不出错来,

拓宽学生对常识问题的了解,对错题的落实

21

0.72

宗教

看教材不清,忽视教材表述

重视教材,重视课本中的具体表述

4

1.17

图表题,供给曲线

的理解有歧义

加大对图表题的训练

5

1.49

生产与消费

对题干材料的解读有误,抓不住题干的主旨

加强学生对选择题审题的训练,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综上,选择题的答对率一直是我们学生进入高三后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选择题的得分对整个学科的得分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文综考试中,选择题的得分高低甚至直接影响到文综的总成绩。而高三的选择题与高二相比,无论是从题干提供的信息上,还是题肢的表述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高三的选择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我们学生来讲,难度大大提高,这还是我们学生的弱项。在前一阶段的复习中,我们有意识的加大选择题的训练力度,讲评力度,从本次考试来看,应该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下一段的复习中还需继续加大对选择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加大对课本的熟练程度,立足课本,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选择题答题技巧的应用,提高选择题的答对率。

2)主观题:本次主观题难度总体不大,平均分31.6分,各题分析如下:

题号

得分

考查的知识点

学生存在的问题

应对措施

25(12分)

8.3分

国际社会

审题:设问明确指出分析中国的态度,抓不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导致答题的方向不准确

知识:对总结的国际社会的知识记忆不准确,知识点不全

答题:结合材料的话不会说,书写不规范,不调理,

1、夯实基础,通过默写、教师抽查等多种方式落实基础知识

2、通过限时练、周测,定时练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主观题的审题、答题的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培养学生规范性答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记忆上,要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6(10分)

7.04分

政府

审题:范围不确定,设问中明确指出运用政府的知识,有些学生答成了经济生活

知识:对政府的知识记忆不准, 科学决策答成科学行政,依法执政等等

答题:结合材料的话不会说,书写不规范,不调理,

2701(6分)

4.2分

财政的作用

审题:审不出问题的指向,不知道答财政的作用

知识:对财政的知识记忆不准,总述不答,三条具体作用出现表述错误 

2702(8分)

1.81分

财政政策

审题:读不懂设问,不知道问的是什么,对当前经济形势不了解知识:对积极财政政策理解太肤浅 ,不深入

答题:结合材料的话不会说,书写不规范,不调理,

2801(10分)

6.3分

企业

审题:看不出银行就是企业,所以不知道答企业的主干知识

  

2802(6分)

3.8分

开放性试题,提建议

审题:提建议的题目平时练的比较少,学生抓不住主题的关键词,导致答非所问

 综上,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学科的主干知识,但对于一些难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在考试中,一旦加大难度,需要分析具体问题时,学生就不知如何回答,导致得分较低。在下一阶段复习中,继续夯实基础,落实知识,同时加强对主观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规范性答题,加强对政治学科优生弱科的辅导和指导 ,提高政治学科的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