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的教学设计

分类: 典型课例 |
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专题一《辩证唯物论》教学设计
一、时政导入:
1、学生诵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师生共同探究材料蕴含的哲学原理)
2、宏观把握全书脉络
3、单元知识构成
4、高考研究
【考向预测】
(1)以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为载体考查世界的物质性,结合哲学家的观点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以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为载体考查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性。
(2)依托漫画、名人名言、哲理典故,或以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人们生产生活的具体案例为背景,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作用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3)综合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重大热点问题。
5、出示复习目标
陈述性知识:
识记----三个含义:物质、意识、规律的含义
理解----四对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
程序性知识:
熟练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课堂教学
1、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要求:突出关键词,把握内在联系——3分钟)
投影展示学生知识体系
展示教师知识体系,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完善
2、考点回顾,夯实基础(要求:同桌互查
3、易错易混,误区辨析
(1)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3)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4)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5)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所以规律也能被创造和改变。
(6)尊重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7)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8)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9)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10)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客观事物。
4、典例分析,方法总结,变式训练
投影展示学生答案,其他同学点评
学生口头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三、总结、反思、顿悟
知识上:
能力上:
情感上:
四、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