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登岗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2025-02-18 08:15:20)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 |
连登岗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自1986年至2024年的38年间,连登岗共参加各类学术会议60多次,现简介载如下:
一、全国及国际会议:
1.“首届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光明日报理论部、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安徽省哲学学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等十单位联合发起,于1986年8月19日至24日在安徽安徽省屯溪市举行。提交论文《论气功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被选为交流论文,后刊于《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3期。
2.“全国传统气功学术思想研讨会”(1988年,青岛)。提交论文《试论气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后来分为三篇发表:《试论气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一)》,《东方气功》1991年第1期。《试论气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二)》,《东方气功》1991年第2期。《试论气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三)》,《东方气功》1991年第3期。
3.“全国人体科学学术研讨会”,1991年在北京举行。提交论文《人体科学与气功文学》,后刊于《庆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4.异体字问题学术研讨会,2002年5月于井冈山,教育部语信司、教育部语用所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异体字的概念与异体字的整理》,后载于《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5.简化字问题学术研讨会,2002年6月于合肥安徽大学举行,教育部语信司、教育部语用所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简化字总表〉归并字代替字研究》,后载于《简化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6.汉字印刷字形问题学术研讨会,2002年8月于烟台师范学院,教育部语信司、教育部语用所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汉字字形系统与印刷字形规范》,后载于《汉字字形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7.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2003年11月于杭州进行,教育部语信司、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筹)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试论系统方法在辞书合成词语族释义中的应用——兼论〈汉大〉对“惊X”的误释》,后载于《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香港科技出版社2004年12月。
8.第二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11月于湖北荆门,南开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中心、湖北大学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关于汉字性质的再认识》,刊于向光忠主编《文字学论丛》第三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7月。
9.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9月于武汉,社科院语言所、武汉大学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试论帛书《老子》散句成因——兼论〈老子〉帛书乙本与王弼本句式的区别》,后刊于张显成主编《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二辑,巴蜀书社2006年1月。
10.中国文字学会第二届年会暨“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11月于上海,中国文字学会,华东师大、香港大学主办。提交论文《论汉字简化对汉字基础部件及其系统的影响——兼论汉字规范应正确处理基础部件》,后刊于《中国文字研究》2005年第6辑。
11.说文学研讨会,2004年11月于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中心主办。研讨了向光忠教授主持的说文学研究,对于课题进行了分工。
12.全国首届汉语“字本位”理论专题研讨会,2004年12月3——5日于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语言学的“字”与文字学的“字”》,刊于《南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收摘。又更名为《“字”这个术语的不同概念》,王铁昆主编《一生有光》,语文出版社2007年1月。
13.中国文字学会第三届年会。2005年7月9——12日于河北保定。中国文字学会主办,河北大学承办。提交论文《论汉字简化“约定俗成”方针的偏颇》,刊于中国文字学会、河北大学文字研究中心编《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6月。
14.“陆宗达先生100周年纪念会暨中国语言文字学学术研讨会”2005年9月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提交论文《汉字再识》,后更名为《关于文字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刊于《励耘学刊》语言卷2006年第1辑。
15.“钱穆学术思想研讨会”,2005年10月于无锡,江南大学、无锡市主办。(连雯代出席)提交论文《先周故地邰、豳及栒邑地处山西说辨误》。刊于刘治立主编《庆阳先周史与农耕文化论丛》,文史出版社2009年。
16.“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2005年12月于成都,教育部语用所、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筹)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汉字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后刊于。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编《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17.“第三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8月于河南开封,南开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关于文字起因的再认识》,后刊于向光忠主编《文字学论丛》第四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18.“汉语国际推广及汉字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9月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提交论文《论汉字形音义性质的不同及认知方法的差异》,刊于《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二辑。
“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2007年10月于沈阳,教育部语用所、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筹)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汉字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刊于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编《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20.中国文字学会第四届年会。2007年8月于西安。中国文字学会主办,陕西师大承办。提交论文《“平”字本义训释考辨》,刊于《南通大学学报》2008年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2期收摘。
21.“第三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8月于山东烟台,南开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中心、鲁东大学等单位主办。提交论文《关于文字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22.第一届语言理论教学和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教学和研究分会(筹备)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承办,2009年4月于长沙。提交论文《语言的边界
——论语言与文字、手势的关系》,见会议概述。
23.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于北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提交论文《华夏文字与汉字的起源》,载《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4.中国文字学会第五届年会暨汉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8月于武夷山。中国文字学会主办,福建师大承办。提交论文《论文字五种定义的适应性与局限性》,刊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2期收摘。
25.“第六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2009年8月于连云港,教育部语用所、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筹)等单位主办,淮海工学院承办。提交论文《论人体名词的系统研究》,见会议概论。
26.第二届汉语辞书论坛。2010年8月1-3日于山东烟台。教育部语信司、鲁东大学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合办。提交论文《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古汉语语文辞书编纂》,载《辞书研究与辞书发展论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8月。
27.第五届中国文字学研讨会暨南开大学中国文字学研究中心成立五十周年。2010年8月11-15日,南开大学。提交论文《论汉字字义》,刊于《文字学论丛》第六辑,线装书局2012年6月。
28.“网络时代与中国文字研究”国际高级专家研讨会,2010年9月17日-19日于上海。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提交论文《论汉字字义》,后更名《汉字的字义》,刊于《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3月。
29.第十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30-11月1日于重庆。社科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西南大学文献所主办。提交论文《论古汉语书面语整体词及其分化》,后更名《论上古汉语整体综合词及其分化》,刊于《南通大学学报》2013年。
30. 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学术国际论坛”,2011年8月27至29日在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韩国庆星大学韩国汉字研究所和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共同举办。提交论文《论文字的单位》,刊于《中国文字研究》第十六辑,2012年8月。
31. 纪念徐铉、徐锴暨第六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7月在扬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文字学研究中心和扬州大学文学院主办,扬州大学文学院承办,扬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提交论文《汉字结构研究源流考略(上)》,见会议手册。
32.“第三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于2012年8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办、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和韩国汉字汉文教育学会、韩国汉文教育学会、韩国岭南大学汉字文化研究所协办,来自中国大陆、港台、韩国、日本、法国、菲律宾等地的16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提交论文《中国古代汉字结构的流变》,载会议论文集。
33.“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2年10月8-1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和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联合主办。提交论文《论太平经的一元三分式词语的构成》,载《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打印稿)第235-253页。
34.第十一屆全國古代漢語學術研討會,於2012年10月19日至22日在揚州大學召開。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和揚州大學共同主辦,揚州大學文學院具體承辦。提交论文《论汉语的一元三分式三字词语》,刊于《古汉语研究的新探索》,语文出版社2014年4月。
35.“世界汉字学会第一届年会” 2013年8月23-27,在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会议由世界汉字学会、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韩国庆星大学韩国汉字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此次年会为期4天,会议主题为“汉字数字化研究回顾与前瞻”。提交论文《中国汉字结构现代研究概览(二)》,载《世界汉字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打印本)第107-116页,
36.第四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2013年8月15-16日,在香港大学召开,会议由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韩国汉字汉文教育学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提交论文《中国汉字结构现代研究概览(一)》论文摘要载《第四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特刊》第78页。
37. 第八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浙江省金华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筹)、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协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提交论文《王者制名——历史上的语言规划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论文摘要载《第八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第2页。
38.纪念向光忠先生八十诞辰学术研讨会,2013年11月15日——17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举办。提交论文《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试论向光忠教授文字学研究的特点(未定稿)》,载会议论文集(打印本)。
39.“世界汉字学会第二届年会” 于2014年8月25—28日,在日本福冈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世界汉字学会、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韩国庆星大学韩国汉字研究所联合举办,世界汉字学会日本分会、福冈国际大学联合承办。会议得到了日本学术振兴会、韩国研究财团、中国教育部、日本汉字文化振兴协会、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和每日新闻社的资助。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汉字史研究与方法论前瞻”,围绕这一主题,多国专家学者提交学术论文70余篇。提交论文《“心画说”、“图像说”与“语言的符号说”》,后分为两篇,《“心画说”、“书象说”与“语言的符号说”(上)—论关于汉字性质的两种说法》,(韩国)《汉字研究》第12辑,2015年6月。《“心画说”、“书象说”与“语言的符号说”(下)—论关于汉字性质的两种说法》,(韩国)《汉字研究》第13辑,2015年12月。
40.“第六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于2015年7月7日至11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主办,韩国汉字汉文教育研究会、韩国汉文教育学会、韩国汉文学会、香港大学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高雄师范大学经学所、台东大学华语文学系、文藻大学应用华语系、金门大学华语文学系合办。提交论文《中文古籍识字教学研究》,刊于(韩国)《汉字研究》第15辑,2016年5月。
41.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年会,2015年8月21-23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文字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提交论文《白川静神圣文字学的失误摘要》,载《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打印稿)第334页。
42. 第九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6日至17日在黄石湖北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筹)、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协办、湖北师范学院承办。提交论文《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与古汉语教学》,
43.“文字网出土文献语料库关联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2-24日在上海召开,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提交论文《白川静“神圣文字说”对“口”与“告”的解说的失误——白川静神圣汉字说的失误(二)》,载会议论文集,后修改更名为《白川静“神圣汉字说”的失误(一)》,刊于《中国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2017年7月。。
44. “世界汉字学会第四届年会”,2016年6月24—28日,在韩国韩国釜山顺利召开。本届年会由世界汉字学会、韩国庆星大学韩国汉字研究所和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联合主办。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表意文字体系与汉字学科建设”。提交论文《中文古籍识字教学研究》,刊于(韩国)《汉字研究》第15辑,2016年5月。
47. “首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12月15日-19日,与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提交论文《白川靜關於“才”字系列字具有神聖性解讀的失誤》,刊于张玉金主编《出土文獻語言研究(第三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
48.中国文字学会第九届年会,2017年8月18-23日在贵阳孔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文字学会主办,贵阳师范大学承办。提交论文《白川静释“凶”系列字之误》,载《中国文字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70-383页。,后更名为《白川靜釋胸部文身系列字之誤》,《汉字研究》总第24辑,2019年8月。
49.“世界汉字学会第五届年会”,2017年9月16日,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学举行。会期两天。会议主题为“汉字文化圈各表意文字类型调查整理研究报告”。此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世界汉字学会、三峡大学、韩国汉字学会联合主办。提交论文《白川静“文”字“表现殷人文身说”的失误》,后更名为《白川静“文”字“表现殷人文身说”的破绽》,刊于《中国文字》(国际期刊),总第3期,2018年4月。。
50.“高邮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2018年11月9日至12日。在扬州、高邮举行,会议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和扬州大学联合主办。提交论文《“工人”词义系统研究》,载《“高邮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打印稿)。
51.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第一届“域外汉文文献语言学工作坊”,2019年9月20-22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提交论文《〈保晚斋丛书〉书名考三则》,载《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第一届“域外汉文文献语言学工作坊”》(打印本)第91-109页。
52.中国文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于2019年10月11—15日在郑州市举行,中国文字学会主办,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文学院承办。提交论文《白川静释人体额头文身系列字之误》,后更名为《白川静释人体额头文身字“彥、產、顏”之误》,刊于《汉字研究》总第33辑,2022年8月30日。
53.“纪念刘瑞明先生逝世三周年学术研讨会”,由陇东学院主办,陇东学院文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2020年9月11至12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乾溪月酒店(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兰州东路当庄花苑)。提交论文《纪念刘瑞明教授三题》,收入论文集,待出版。
54.华东师范大学“冷门绝学”专业“新文科”建设成果发布会,2021年5月28日(周五) 上午8:30-11:30,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办公楼小礼堂,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参会,对该成果做出评价。
55.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暨2021年学术年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古代典籍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2021
年 6 月 5-6 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提交论文《辨章学术
57.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于2023年6月9日至11日在广西梧州学院举行,由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未参加会议,但提交论文《复合多义词语语义与其语素义及结构的关系——以“判命”为例》,载会议论文集(打印稿)第。
58.《世界汉字学会(WACCS)第九届年会暨“汉字跨学科研究及汉字知识挖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7月4至8日在韩国釜山召开,未参加会议。但提交论文《论商代甲骨文字文化及其研究》。
59.“汉字文明传播与亚洲共同体构建国际学术会议”,于2014年1月24至26日,在上海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举行,提交论文《白川汉学的形成与汉字文明传播》。
60.《“汉字属性知识挖掘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跨学科研究及汉字知识挖掘”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汉字学会(WACCS)第十届年会》,于2024年10月17至21日在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提交论文《商周文字及其文化跨文化解讀的誤區——以白川靜為例》,论文收入《世界汉字学会第十届年会——汉字属性知识挖掘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跨学科研究及汉字知识挖掘会议论文集》。
二、省级学术会议:
1.赵元任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江苏省语言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02年11月于常州,江苏省语言学主办。
2.纪念吕叔湘诞辰100周年暨江苏省语言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2004年于盐城,江苏省语言学主办。
3.纪念段玉裁诞辰270周年暨江苏省语言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2005年于常熟,江苏省语言学主办。
4.江苏省语言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洪诚、钱玄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2010年11月6日-9日,江苏语言学会主办,南京晓庄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