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意与民意

(2024-12-25 15:53:07)
标签:

历史

教育

文化

天意与民意

有一种说法:西方重民意而中国重天意。这种说法似乎也符合事实。然而,二者孰是孰非?孰高孰低?论者未给出答案。姑妄言之:西方的民意,一般指当下的、直接的民意,这种民意反映的民们当下的感受,当下的需求,当下的愿望,当下的情绪。既然出现、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处。視民如水,自视如舟的当政者,当然不能不顾及这种民意,水能覆舟啊!重民意,視民如水者,比那些防民之口的弭谤者、视民如寇仇者,强多了。这种重民意,体现了现代民主的精神。然而,这种当下的民意,往往缺乏长远的考虑,缺乏对历史规律的了解,具有很浓厚的短视、自私色彩。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是一种民意,今日有酒今日醉,哪管明日喝凉水,也是一种民意,过一把瘾就死,也是一种民意。有奶便是娘更是一种民意。如果过分重视这种民意,当政者就会被短视、自私的民意绑架,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沉沦。当今,欧洲发达国家的民主不就是如此吗?

天意常常被弄得很玄,似乎有一个具有人格意旨的天在那里主宰着。这种天意常常成为宿命论的依据。然而,一旦换一个角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与观点来看待问题那么,天意就是规律,就是历史的必然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其内在的规律的(上帝不掷骰子)。既是天意,那么,就非得如此不可了。

民意与天意有一致的时候,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好逸恶劳是民意,不劳者不得食是天意。长生不死是民意,有生必有死是天意。获得无限自由是民意,人必须受制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自身的规律,这是天意。天意,既是规律,那么,它就体现着民的根本利益,应该是更深层次、更为长远、更具根本性的民意。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天意,岂可不顾天意?重民意,难道可以漠视天意?可见,好的执政者,真正为民负责的民主,不仅要重民意,而且要重天意。民意易懂,直接倾听就可获知,投票也可获知;天意难得,自古天意高难问,但也不是无法获知,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善于吸收民智,就可获知天意了。只是道理好讲,能力难得,有悠久历史与深厚的历史感的民族,不仅深知民意应该顺从,而且也深知天意难违,而那些注重当下,缺乏历史与历史感的民族,要弄清这个道理,的确也不容易。       2013年9月1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