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庆阳“涝池”(下)
(2023-06-07 16:31:36)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教育文学 |
分类: 地理 |
说庆阳“涝池”(下)
连登岗
三、庆阳涝池的升级
近十年中,庆阳的一些涝池,升级为“涝池湖”。以前的涝池,主要用于一般的生活生产,历史进入21世纪,事情起了变化。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而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又陆续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涝池建设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一些地区纷纷进行涝池的升级换代建设,使其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
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这里是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的上游,对于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具有特殊的意义,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庆阳市把涝池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尤以西峰的湖群最为典型。
截止2023年,西峰城区出现了一个湖群,包括南湖、北湖、西湖、东湖、东郊湖,这些湖其实是由涝池升级演变来的。
最早的湖是1951年修建的东湖涝池。起初这只是个防洪蓄水一座巨型涝池,多年来只起着防洪蓄水的作用。1985年5月西峰市成立。为了改变市容,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乐的场所,西峰市政府于1987年在东湖涝池所在地建起西峰市第一座公园——东湖公园。而东湖涝池则被改造成“湖”,成为东湖公园的核心部分。
第二个湖是庆阳南湖。此湖原名“庆阳湖”,建成于2014年6月。它是“庆阳市新城南区雨洪集蓄保塬生态工程”的主体部分,属于庆阳市庆阳湖水利风景区。该风景区于2016年,经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6年4月,在国家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等三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庆阳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开始了《庆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等工程建设,原“庆阳湖”便升级改造,更名为“南湖”。
另外又在《庆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工程内,陆续在市区修建了东郊湖、西湖、小北湖。这样,西峰市城区就有了五个湖。为了便于述说,我们姑且把这种湖称为“涝池湖”。
这些涝池湖是涝池的升级版。之所以说它们是涝池的升级版,是因为:第一,它们的水源与涝池相同——都主要是雨水。涝池是其周围雨水的蓄水池,而西峰涝池湖是西峰市市区雨水收集的最终蓄水地,
第二,它们与原来的涝池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主要区别是:
1.地位不同。原来的涝池,是一般的生产生活设施,而涝池湖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设施。原来的涝池,一般是当地居民修建和所有,而涝池湖则由国家政府投资修建和所有。
2.规模的不同。原来的涝池,占地面积小,水体小。一般的涝池面积多在一亩之内,水深也就一两米,储水无多,常常是夏秋有水,冬春干涸。而涝池湖,面积大,水体大。例如南湖,水域总面积626亩,水深总库容18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3.22米,最大水深4.65米。东郊湖水域面积90.74亩,总库容21.14万立方米。西湖水域面积65.85亩,总库容23万立方米,平均深度2.5米,可调蓄容积10万立方米,小北湖水域面积75亩,总库容22.1万立方米。
3.水质不同。以前的涝池,收集储蓄的水,是从地面的道路、街道、农田、原野上流来的雨水,混杂泥沙,漂浮草木,有的还浸泡过粪便。污秽不堪,经年浑浊。对此,庆阳作家禄永峰《回不去的涝池》有着详细的描述:“我经过一个个村庄,涝池几乎成了每个村庄的‘标配’。涝池位居每个村庄的中心,夏秋两季的雨水都顺着路旁的水渠流淌到了里面。涝池让降落在村庄大地上来不及下渗的雨水,有了个好去处。一些雨水是从庄稼地里流淌出来的,一些雨水是从猪圈羊圈驴圈牛圈里流淌出来的,一些雨水是从路上流淌出来的,村庄角角落落的雨水,来不及渗入大地,都统统地流淌到张着大嘴巴一样的涝池里。涝池里什么水都有,有猪圈羊圈驴圈牛圈里的粪水、尿水,有庄稼地里禾苗生长的肥水,有村庄小路上的泥水。一场透雨过后,那么多的水聚集起来,整个涝池像个大漩涡,水面上漂浮着羊粪蛋、树叶、柴禾和我折的一只只纸船。“(禄永峰作《风吹过村庄》黄山书社 2021版第51页)而“涝池湖”的水质要好得多。“湖”不再是藏垢纳污之地,它只收纳清净的水。湖水不再是雨水、污水的自然流入,而是经过净化处理的水。在湖区,平时还有保洁人员专门打捞水面上的漂浮物。所以与原来的涝池水不同,涝池湖水,不再污浊,而是清净澄澈,碧波荡漾。
4.功能不同。以前的涝池积蓄的雨水,主要用来供平日生活生产使用,如洗涤衣物,牲口饮水,建筑用水,浇灌菜园蔬菜、庭院行道树木等。而涝池湖在这些功能之上叠加了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等功能。庆阳市西峰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之上,干旱少雨,没有河流,气候干燥而少水分,城市刚硬而乏温润,市容干枯而缺光泽。如今,西峰的涝池升级成为涝池湖,陡然增加了数千亩水域,加上配套的景观设施,使西峰市区的生态状况,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位游客对南湖,有过一段精彩的描绘,现录于后:
去年12月底,一位老师来西峰讲学,我陪先生到湿地海绵公园转悠,刚刚步入人行道,发现远处湖水中央有七八只白鹭在栖息,朝阳斜射到湖面上,水波潋滟,像细碎的金斑,白鹭安详地洗涤着羽毛,有一只白鹭单腿直立着,恰似依着一根笔直纤细的铁丝,半张着翅膀,欲飞不飞的样子,剩下的几只白鹭在戏水,迷人极了。
这些年西峰的生态好了,从10月份开始就有候鸟来栖息了,冬季来到湿地公园水域的候鸟有鸳鸯、白眼潜鸭、白骨顶鸡、绿头鸭、澳洲潜鸭、燕鸥、乌鸫、麻鸭、斑嘴鸭、白鹭、苍鹭、池鹭等,还有很多稀有鸟类。
其实,湿地公园最美的时候在夜晚,夜幕下彩虹桥的霓虹灯扑朔迷离,公园的宽阔地带摆列着一排排的烧烤摊,成群的年轻人扎堆喝着啤酒、吃着烧烤。喜欢锻炼的中老年人在节奏明快的音乐声中扭动着身体,格外地欢快。
当湿地公园从我们的视线渐渐远去时,空旷的董志原上空响起了穿透力极强的鹤鸣声,不由得让人想起《诗经·鹤鸣》里那些唯美的句子,“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摘自中国甘肃网之【陇上烟火城】 惬意之城——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