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探古溯源话固城(赵鸿藻李芳林)

(2023-01-09 08:02:41)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旅游

探古溯源话固城

赵鸿藻  李芳林

在郁郁葱葱的子午岭西侧,午亭子、鸦口二水汇合处,有座旧城遗址,就是今合水县固城乡政府所在地。旧已不复存在,只残留几处断垣败壁,如果登高远眺,其大概轮廓能辨认出来,东边直至东山麓,西临桌子岭岭头,中间括地大约有二、三百亩。可见占地面积之大。西南侧尚留有一块高两丈多的城墙,墙头已被辟为耕地,当地农夫常年在其上往来耕作,可见其城墙之宽之厚。固城的名称由此坚固的古老城堡而来。

为探求固城名称的由来,笔者阅了好些历史典藉。据记载:古时候,我国西北为少数民族所占据史书统称为“西。义渠,为西戎之一分布于歧山、梁山、泾水、漆水之北,今甘肃庆阳及凉泾川一带。春秋时,义渠势力逐渐强大,自称为王。并建有城廓。地近秦国,与国时战时和,互有胜负。公元前306年,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私通,生二子(见《后汉书·西羌传》)。至周王四十三年(前272年),宣太后设计,杀义渠王于甘泉官(位于陕西化县西北甘泉山),因起兵灭义渠,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北地郡,即今陇东一带,辖6县“富平、乌氏、泾阳、泥、朝那、义渠。”义渠国都设何处,古籍没有确切记裁,今人众说不一。《大一统志》云:“义渠古在宁州西北……”。清乾隆年知府赵本植主编的《庆阳府志·古迹》云:“义渠古在宁州西北五十里春秋时为义渠国,秦灭亡,始置北地、上郡。汉义渠道,北地郡。西魏始置宁州”。根据请人所记载的方位和距离推测,义渠古都应是当今合水县的固城。

固城旧时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地方。旧《合水县志·山川》中记载:“城川,县南60华里,源出子午山,经鸦口川南流入宁州界。出苇、乌药。有天子沟、夫人洞。相传空同子常住于此”。“空同子”,为李梦阳号。县志及府志多处载有李梦阳在西华池、城游览、讲学之事迹。庆阳人惠登甲著有《庆防纪略》一书,书中堤到固城时,在后边括号申明白注出“义渠国都所在地”,可见笔者前文的推断,不是随意妄测。

    1958年后季,在全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程中,民工在固城旧址西门外河渠旁开挖水道时,从土中挖出一石。长约1.5m,其上刻有“古义渠”三个大字,每字见方盈尺,当时保存于内,亲眼目睹此石的人不在少数。根据推测此石可能是悬于西门上的一块,因战火毁坏或年久塌跌入土中被深深掩埋,直到1958年才被挖出。可惜时人没有认识到它的宝贵价值,今天已无从查找了。

1995年岁暮,笔者因公赴固城逗留几日,一天上午信步出游,登上一段古城墙,见其上种有麦田,下边有居民挖的窑洞,残垣直通南山脚下,中间包进上百亩田地,因感岁月变迁、人生短暂而写下了下边的诗句而记此行。

    往来此地岁已久,    今日方始初登临。

    固城大名由何来,    城头耕牛犁田行。

远伸南山下,    满目平畴四围中。

    何时在此筑城堡,    岁月千古不知人

原载《合水文史资料》第一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