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为潜夫论光辉照竹素

(2022-11-01 10:41:54)
标签:

文化

旅游

历史

教育

娱乐

著为潜夫论   光辉照竹素

 

—— 

连登岗

2000年

 

王符,号潜夫,故其墓曰潜夫墓。位于镇原县城北1公里的潜夫山上。1米的土坟,掩没于野草之中,毫不起眼,然坟以人闻,颇为著名

王符(约85~162年)字节信,东汉安宁临泾(今甘肃镇原)人,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甘肃古代第一大学者,以其著作《潜夫论》名世,后人称他与王充、仲长统为“后汉三贤”。

唐韩愈( 《后汉三贤赞》:“王符节信,安定临泾。好学有志,乡人 所轻。愤世著论,《潜夫》是名。《述赦》之篇,以赦为贼。良民之甚, 其旨其明。皇甫度辽,闻至乃惊。衣不及带,屣履出迎。岂若雁门, 同雁呼卿。不仕终家,吁嗟先生!"概括地叙述了王符的 一生。

王符年轻时即以勤学好问、志操高尚闻名。但他系庶出,为乡里鄙俗所轻,加之当时社会黑暗,政治腐政,步人仕途全凭比结党,相互荐引,而王符为人耿介,不合时俗,因而不为官场接纳。于 是他“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彰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后汉书 ·王符传》)

王符虽未能跻身仕途,但其学业卓著,名声远播。名士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人与他交游友善, 些达官贵人也对他非常敬重。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乡居,官俸为二千石的馋的前雁门太守 在皇甫规那里受到冷落,而穿着缝掖懦者所穿的 种大袖单衣  介书生王符却受到礼遇。好事者为此编了 一则谣谚说:“徒见 二千石,不如一缝”足见读书人的贵重, 一时传为美谈。

王符安贫守志,终身未仕,死后就安葬在其家所居的山上。后人称其山为潜夫山,称他生前经常读书著述的 个土台为潜夫读书台,还为他立了墓碑,修建了潜夫祠、思潜亭。岁时节下, 一些士宦文人、过往游客,常常到这里祭祀凭吊,留下不少题咏。清人朱鸣琴有潜夫祠联云:“论留三十六篇,读汉魏全书,始信文章光国史;身殁二千余载,遇清明佳节,同来祭扫是乡亲。”清人高希贤《镇 侨寓杂咏五首》之一 “潜夫台下徒流寓,待似先生避世否?”近人寿祺《病中留别亲友十首》之五:“避难诗成唐杜甫,读书台忆汉王符府。”皆以王符自况。清人陈昌,任安化(今甘肃庆阳)知县时,前此处凭吊,写了《思潜亭》 一诗:

高高子竖城,长与坡共一区

同里亦应多庶孽,著书如此即名懦。

陇山西峙色无政,泾水东流声不粗。

寄语雁门守,可天下有王符?

诗作赞美了王符的学业成就,表达了对王符的敬仰之情。

近代以来,王符渐次荒废,亭圯毁,碑残字剥,1949年, 剩下一抓土坟。1985年,当地群众自筹资金,重整潜夫,立了 碑,建了读书台,植树木。如今,此处已成游览胜地。

西北师大中文系教授郑文赞咏王符诗云:

临泾王节信,评观当时

著为潜夫论,光监竹素。

(原载喻学才主编《中国旅游名胜诗话陵》,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