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 张珂
(2017-04-18 15:08:01)分类: 教学设计 |
22《人物描写一组》(一)
安阳市南关小学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心理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更多的经典人物,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教师出示重点词语,检查学生识读。
三、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布置学习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要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指名读,正音。
3.谁来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 出示学习提示,布置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一找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批注下你的感受;并试着把精彩的部分读出感情。
2.交流汇报。
※预设①“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猴儿似的”可以看出他的动作敏捷,灵活。“使巧招”、“下冷绊子”可以看出嘎子富有心计。小嘎子在围着胖墩儿蹦来蹦去的过程中心里会想些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机敏,争强好胜)(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指导朗读,读出嘎子的富有心计、争强好胜。
※预设②“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嘎子沉不住气了,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同学们仿佛见到一个怎样的嘎子呀?[争强好胜]他争强好胜,时时刻刻想把对手打败,即使到比赛的最后,他还想使巧招!他使出了什么巧招呢?[用脚腕子去钩胖墩儿的腿]他为什么出此下策?[他用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只好用这一招]小嘎子都用了什么招数?引导学生找到“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 体会动词的妙用。要是换在平日里,机灵的小嘎子也许早就获胜了,可是他今天的对手是谁?[胖墩儿]这是一个怎样的对手?找出有关句子![对手傻大黑粗;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指导朗读,读出嘎子的机灵、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预设③“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课件出示句子1]
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嘎子的机灵?[一向、从不、自然]对手很强,所以小嘎子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摔跤方式,可见嘎子的确是富有心计!
五、视频播放,加深印象
六、探究写法,进行练笔
1.师:片段最后,以小嘎子的失败告终。以你对他的了解,你认为小嘎子会就此认输吗?(不会)猜对了,其实故事并未完结,精彩仍在继续,想不想知道嘎子是如何挽回这个局面的?我们接下来再看的时候就要有目的性的去看了。
2.出示练笔要求。
3.观看“第二次摔跤”的视频。
4.练笔。
5.作品展示,点评。
七、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一下这部《小兵张嘎》,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