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沫末:华诗视界【散文诗】精品选等

标签:
张沫末华诗视界现代诗歌 |
分类: 散文诗 |
本期诗人:张沫末
作品欣赏:在佛前(散文诗)
一直以为生命如烟花,无缘与佛想见,虽然日日在一个人的诵经声中转山转水。
直至,我遇到了那些被刻在石头里的佛。
在此之前,一直以为佛只是,人类参照自己的喜怒哀乐雕琢出的一块块石头。
可是,在潭柘寺,我还是和所有游人一样,将手掌贴在那被善男信女摩挲得溜光的石鱼身上。
在手掌传来炽热的那一刻,我依稀感觉,心间亮了几分。
在佛面前,我是尊敬的但或许不是最虔诚的。
佛,无论潭柘寺的佛还是辽上京遗址附近真寂寺的佛
给我的错觉只是一块冰冷的石头。
当然还有不冷的,是那昼夜温热氤氲的香火。
它在告诉我,佛在深山中;佛,高高在上,佛时刻关切着人间疾苦。
人类把佛藏在幽深的洞穴,同时也把苦难搁置于常人难以抵达的高度。
每一次地叩拜,每一次地跋涉,都是在精神世界里重塑一座佛。
在潭柘寺,所有的佛都指向一个秘密。
莲花安静地开落,古树诉说着几代帝王的悲欢故事。
山野的风,不知疲倦地传送着花香,树香和游客次第燃气的希望之香。
在树荫处,歇脚的那一刻,我依稀感觉佛还是距我有些遥远。
人类将自己的意愿刻在石头里,又在非常时刻,毁掉自己的意愿。
在真寂寺,我不忍直视那些因暴力而变得残缺不齐的佛。
倘若时光可以说话,倘若佛祖有灵,他们定会责怪个别出尔反尔的俗人。
在被雕刻成佛之前,他们的日子过得多悠闲呵,听风吟,看日落,昼夜与流水鱼虫为伴。
在俗世的光阴里将自己消遣得任意圆润。
忽然,自己就成佛了,或庄严,或悲戚,或深邃,每一尊都佩戴着红尘的面孔。
忽然,某些人对这些表情不满了。
于是,佛又被迫模糊了精致的妆容,甚至黯淡了视线,丢弃了手足。
我问佛,是谁这么无常而残忍?佛不答。
是呵,佛终究是佛,无论在寺院,还是在洞窟,佛一直在持续收容着,人所不能解开的疑惑。
好久没有听到木鱼石唱歌了。
下山之后,身体微恙,也许只因,我没有把自己全部的心事说给佛听?
也许,游客甚多,佛前的那支青莲未来得及领回并传达我的意愿。
于是,我成为佛前,那个寂寞而茫然的人。
于是,我只能,在俗世的繁忙中,小心用诗句,将每一个遇见的人
镌刻成佛……
刊发于2020年第3期《散文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