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启代:华诗视界【诗海诗星】佳作欣赏

标签:
马启代华诗视界现代诗歌 |
分类: 诗海诗星 |
本期诗人:马启代
【诗人介绍】马启代(1966——),山东东平人。现为中诗在线总编,“长河文丛”主编。1985年发表作品,创办过《东岳诗报》等民刊,出版过《受难者之思》《幸存者笔记》《失败之书》(上下)等诗文集30部,作品入选各类选本200余部,诗文被翻译成英、俄、韩等多国文字,获得过2016首届亚洲诗人奖(韩国)等,入编《山东文学通史》。
作品欣赏
《海边看浪》
巨型的事物往往有巨大的陷阱
大到天空
小到宏大的词汇
当然包括比陆地大的海洋
每次站在海边
我都莫名地颤栗
好像海浪在我身体里翻滚
好像一种巨痛在发作
直到海水从我眼眶里溢出
你看,风牵着浪的手在狂奔
肯定有谁在抓着风的手
风和浪都不由自主
海洋也是
我因对某类东西的崇拜而懊悔
不是后浪推着前浪
也不是一浪高过一浪
死在沙滩上的
不是进退自如的潮汐
凡是能跑动的
都不会死于千疮百孔的伤口
《致放风筝的人》
高一点,再高一点,那个奔跑的人
他要从逼仄的生活里跑向广阔
这彩色的纸鸢
是我们唯一高出尘世的部分
那个拼命奔跑的人,用一根不断延长的线
将天空和人类拴在一起
他一定是紧紧地攥着,不敢停下
仿佛一停下,天就会塌下来
春天的土地上
纸鸟在天上飞,脚印在地上飞
我站在33层高楼的窗前
无法晃动体内的波涛
建筑物巨大的阴影覆盖着他和他们
那只风筝依然在低空挣扎
想到天堂和地狱
我似乎披着整个人间的黑
《蚯蚓,是地下诗人》
——蚯蚓,是地下诗人。最懂黑,所以不说话
唱歌,但像元曲或宋词
它让土地穿越身体,如诗人让黑暗穿越灵魂
……所谓精耕细作就是从泥土里打磨词语
它不以柔克刚,只以小搏大
为了躲开人类的挖掘,那些血腥十足的铁爪
它必须把自己向深邃里写
《捉自己》
这些年,我被逼出了两项本领
一个是隐身术,一个是分身术
整天跟在各色人等的后面
看他们如何口蜜腹剑,并且
在四顾无人的地方揭下画皮
有时候一个我与另一个我闹得死去活来
绝望的时候,我常常练习捉自己
让假我审判真我,偷尝牢狱之苦
冠冕堂皇的那些人,把我逗得乐翻天
我每天都悄悄地举行葬礼
窃取那些大会开幕式上的音符做哀乐
在我看来,他们庄重的样子颇像孝子
《天空,光没有了,蓝也没有了》
天空是谁的广场?那些乌云暴雨
是否已经被统统招安?
闪电,雷鸣是否早已妥协?或
已秘密达成了和解?
天空,光没有了,蓝也没有了
鸟儿吃什么?
天空是谁的广场?失去地面的人
怎忍看到天堂也挤满了犬儒?
闪电,雷鸣真的已经妥协?不然
为何悲歌都给唱成了颂歌?
天空,光没有了,蓝也没有了
人们仰望什么?
《在河泊潭,屈原跳江处》
来到这里,我抱着天空就跳了下去
溅起一片惊呼和赞叹
掩过了二千多年前诗人落江的扑通声
死亡需谨慎地赞美
没有绝望到极点谁会跳江
没有那一声扑通谁的诗句能如此沉重
悲哀的是把悲歌唱成颂歌
把旷世的葬仪变成了一年一度的狂欢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另一条江水中
混浊,污秽,窒息,让人麻木顺从
它的名字叫生活
今天,我毅然跳入汩罗江
一是证明人是能飞的
二是为了找到那块叫忧患的大石头
重新放回人间
《谭嗣同墓前》
高出大地的这部分
已经高出了尘世和历史
能长眠是幸运的
终于可以做一位伟大的死人
怎么可能死去呢
您仰天一笑,阴阳两界里都闪耀着昆仑之光
一死就成了不朽
如今,时代需要有人再死一次
我今天带来的
是您曾经弹奏过的残雷琴、崩霆琴
如果您不能坐起来重操琴弦
那我就凭肝胆弹奏吧
让装聋做哑的聪明人
知道天地间仍有雷霆万钧
《读朱耷兼念梵高》
不需要色彩:“墨点无多泪点多”
笔老则简
(一半醒着,一半醉着,世道如此
就在笔墨里犯病)
……命运只赐予我几粒文字,我一直做得是
放进自己,为天下节省粮食
——每当困惑,我就抬头看一看天:天大,八哥小
它与我一起,回头后望
……鱼要上来。鱼不解水面之上的冷热,枯笔连排
也没有点出绿色
鱼要上来。水至清共天一色,雾纷纷退至画外
鱼是天之精灵,水的骨头
——它向我一瞥,心生无限波澜,虚处一定存大有
我们都有一双毒眼
……“画得太好了,太棒了,为何卖不出去?”
这是梵高在叫
天才只能自己说给自己。乌鸦成群地在麦田上飞
除了你我,世界已疯
——我所坐的地方无树无石无八哥,空中飞满乌鸦
屁股下的地球已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