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壶纱:华诗视界【精品诗歌】选读

标签:
半壶纱华诗视界现代诗歌 |
分类: 精品选读 |
作品欣赏:
《状态》
夜晚的空旷,夏虫声声坠耳
由远及近,穿越洞开的风窗
虚妄的冥想,常是我
静坐状态。一轮明月泛清辉
如何跃过柳梢、楼顶
来到阳台,一点一点地
接近我的静,我的寂
一个人如何坦然,才能数清日复一日
流逝、衰老,与破碎
我羞于说出写过的那些
夜的诗句。抑郁、失眠、焦虑
仿佛老去的、孤独的只有我
那星集灯火,在窗口眺望
深处的隐情,竟然没有抓住
万籁俱寂之势的积蓄
也没留下一线光亮的慰藉
《雨中》
雨在哗哗地下,云层堆积在
下班时段,我在等雨停
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同事陆续离开,静寂一再被放大
投射在方寸之内,如同一滴墨
洇开水的暗影。忧虑的事情
和奢望的事情,最终成为室外的烟雾
以及灰暗的光线,在凌乱的风雨中
一次次默默地自行泅渡
我好像很冷静,也很漠然
栅栏边枯萎的月季已落在地面上
卷曲的花瓣,匍匐在泥途中
横过人间的眼目,仍然保持初绽时的清醒
一只灰雀飞来,讯告阵雨将停
我知道:一场破碎破荒的雨后
就像“人生歇斯底里的透支之后
必然要用安静的岁月来偿还”
《陪伴》
我一直以为,我才是我最好的陪伴
鲜为人知的,我们交换过无数腹语
比如:曾经破碎的日子,不惑的中年
生死边缘的挣扎,以及现实的焦虑
在深入交谈时,基于生与死
活着的价值和意义,都采取自问自答
和辩论的方式,默许或是争吵
到最后,都会一只手伸向另一只手
真实就是,无论处于什么状况
我都能够触碰到自己,我要的定论
要的和解,都能站在另一层高度
而这些自我信任之爱,从不需要道一声再见
《黄昏时刻》
黄昏,我站在十八层的窗台
云霭飘在西山上空,风一生尚未停歇
吹奏我的额头。一些纠缠还是无从放下
时间的褶皱在那里暗黑,思虑居侧
像一块海绵,被溺入水里
潮湿的身体反复被捏出凹陷的内伤
旧日的记忆,偏于冰凉岑寂
一个固封的旧址,本质和黑夜的场景
是我一直想要回避的隐情。
《游动的黑影》
被谁放逐,在秋雨淋下后
身边的树木,有了青黄之念
惶恐之惊,耳边响起了古埙的声音
无处退避,置身于这个季节
一棵树停在原地,拒绝向上生长
深知,天空将收回它的闪电和风暴
雨水不停地向下压,未知的深度
充满了未知的阴谋与危险
一个漩涡的出现,一片落叶坠入其间
《周末》
这里有一片安静的水域
多种水草在茂密生息
一眼就看到它们翠绿的一生
一眼就看到它们起伏的命运
在湿地公园
一架高桥,承载着我们
当然,也在这冗长的甬道扶栏俯视
享受视野开阔带来的眼欲
我的身心生出穿越镜像的感觉
像是囚禁已久的飞雀
被放出牢笼自由天地
风中,水面的柔软,指向波澜
恍如获得了自己隐秘的光圈
《睡莲》
想起莫奈笔下的池塘睡莲
悠然安逸,似真似幻着光和影的美
而这里的睡莲,更让人能够亲切走近
独擎盛开,犹如盛满红酒的高脚杯
它接受成片的水草、浮游物
有风吹来时,水粼粼地柔软着思想
高贵,和水底淤泥统一
不偏离内在,都会在隐秘出升起
去年,我流连在深秀湖莲池边
每拍出一张照片,就有一个深刻的撼动
生命的真实,都来自泥土的掩埋
生命的高贵,归咎于独自静寂地吐纳
《清晨》
天空隐隐地出现微光,城市尚在宁寂
一枚落叶,在我看不见的树下飘坠
针落的声音,并非是做作
仿佛在刻意绕开,一棵树逞强的身影
接着还是宁寂,大地没有回音
横亘的天籁,暗暗传来
一棵树走远的脚步声,迷蒙的草地
秋虫唧唧,它们见证了落叶飘坠的过程
我无法看见那些情形,就像一个人的冷
站在命运的风里,却看不清风
这个清晨,我跟随一片落叶进入秋天
《紫槐落叶》
怎么就一夜树就黄了呢
在非机动车道一侧,一位穿着黄马甲
瘦小的老人,正蹲在地上
用双手捧起落叶,往垃圾袋里装
佝身的样子,好像是在收集树木的灵魄
风吹动,那些遗落之物
就像一个个游魂,会在眼前涣散
会在眼前急喘,又会在眼前陈旧腐烂
也听得见,它们奔跑时在尖叫
我的内心,也有一只陶埙吹响
不断地从身上吹殁一些什么
晃动、碎裂,还是试图用力脱离
落地即今生,最后依旧成为草木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