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宝:华诗视界【特别推荐】佳作欣赏

标签:
马新宝华诗视界现代诗歌 |
分类: 特别推荐 |
本期诗人:马新宝
【诗人介绍】马新宝,1973年6月生,陕西泾阳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诗刊》子曰诗社社员。出版《晚霞中的红风衣》(合著),诗集《足音在路上》《墨染流年》(出版中)。入编各种诗歌选本。以诗为心为世为道,煮字疗饥。
作品欣赏:
《五月之殇》
.
麦浪翻滚,永不磨灭的五月
关中梧桐花、槐花还有小麦扬花的清香
刺入2007年的母亲节
那一夜漫长的黑夜吞噬着一切
一颗孤苦的诗魂无所依附
我的娘亲永远的离开了
.
时间如梭,一晃十四年
天上和人间
在轮回里煎熬着无数之殇
梦中的额娘还是那么慈祥
远足异乡的自己
便以这样的方式慰籍
慰籍着无数个漫漫长夜和长路
.
月蝶儿飞
尤其是白色的蝴蝶
那一年母亲离开的头七
满院子到处都是白色的蝴蝶
所以每每看到蝴蝶
都仿佛看见母亲站在天堂的门口
.
这是一个悲情的时期
记忆永远搁置忧伤
多么需要一缕慈祥在五月的天空
去填补一份心灵的告白
妈妈,儿子永远爱你
.
《立夏》
.
有点甜蜜的阳光在穿梭
古运河畔,拱宸桥还是弓着腰
半夏微凉,游人如织
穹顶是微澜不惊的云朵
.
一个人看云卷云舒
一个人看船来船往
五月的阳光和鲜花一路狂奔
神州景点只有人头不见天
.
变异病毒疫情仍在肆虐
天堂和地狱在一念之间
看见那些熊熊燃烧的木柴
肉体和灰烬以及狼烟尸起
不仅慨叹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同住地球村,人类共命运
这个立夏不知孟获是否去拜了阿斗
.
《山那边》
.
松针轻触白桦林
风在四月仍肆无忌惮着
小径、庭院以及枯萎的井水
蹲守被无名无故焚烧的老宅
.
在一堆灰烬里
仿佛看见爷爷拄着拐杖
背着印有鲜红“十”字的药箱
奔赴在崎岖的山路上
.
天空之城,徘徊不定
厚重的山那边
是一马平川,可惜灰烬太多
爷爷没能走出来
一名挽救天使之手就这样
远去了
如同山后那一株耸立千年的墓碑
.
.
《入夏》
.
一道闪电划过午夜
雷声伴随着疾风
横扫已逝去的春天
.
有点燥热的躯体
在梦的枝头破碎
就这样听着雷声唤醒
曾经的绿肥红瘦
.
今夜,雨滴淋湿的乡愁
在西子湖畔随雷声
渐行渐远
异乡人的午夜一阵颤栗
.
《泥土,或者其它》
.
剥离一份融洽来自五月
看星星的孩子
去了远方,有泥土的芳香在召唤
.
有诗句的日子
整个江南都是空的
空的孤山空的断桥空的北山路
满地的落红被踩的粉碎
空吗?只有心知
.
在城市亲近一把泥土
做回人本应该有的样子
培植一棵月季
让它四季花常开九洲事尽知
让她证明在此一隅自己还活着
.
日子在泥土里打滚
人间灿若繁星,那个孩子
始终没有看到自己喜欢的星子
.
《小满》
.
坐在五月的田埂,看云卷云舒
金黄的麦浪翻滚着
沟渠畔的青草味和着
小麦扬花后的清香沁人心脾
.
有馋嘴的麻雀低低地飞过
偷偷地张望刚刚灌浆而饱胀的麦穗
父亲说小麦刚刚饱满还没成熟
所以称之为“小满”
.
喜欢这八百里秦川的麦子
从碧绿到金黄多像一只蚕
作茧自缚,锋芒不再
而记忆里更多的是这种清香
铭记在了心涧
铭记在了一个伤痕累累的五月
.
因为我的娘亲
再也不用愁这个青黄不接的岁月了
.
《要做一粒好种子》
.
一粒十四亿斤重的稻子
在小满之后倒下了
总能看见他摊开的手掌上
仍然是金灿灿的稻谷
满脸慈祥,这是国人永远的记忆
.
民以食为天
人就像种子
要做一粒好种子
要做一粒华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
农耕文化的好种子
.
这颗我们永远敬仰的种子
深眠华夏大地了
山川同悼,万民感怀
这颗喂饱了人类肚子的圣人走了
华夏不再饥饿
而国失之一粒农耕栋梁的好种子
.
要做一粒好种子
种在春天,种在明天
更要永远的种在亿万人民的心田
.
《嫁接》
.
从秦岭脚下嫁接一株樱桃
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
需要阳光、土壤和空气的配合
可惜樱桃好吃树难栽
.
从魏巍秦岭的大山里
重新嫁接一座家园
到八百里秦川的白菜心泾阳
需要勇气、白银和地气的支持
四十不惑之年的父亲做到了
.
如今一颗诗魂嫁接到西子湖畔
却一直水土不服
惦记在骨子里的魏巍秦岭
挂念在童年时光的牛背梁
叶落归根
究底好似自己在四十不惑嫁接错了
.
《细嗅蔷薇》
.
在白雪皑皑的长安
热恋一支红蔷薇
在杨柳如烟的三月
痴爱一支粉蔷薇并对其表白
.
漫长的时光纯洁的白蔷薇
把微笑给了黄蔷薇
把一生一世给了红蔷薇
细嗅每一朵各色各样的蔷薇
还是野蔷薇最浪漫
.
穷尽一生的爱给了黑色蔷薇
得到的是岩蔷薇的拒绝
最后只有在蓝蔷薇里绝望
细细品味蔷薇花
不一样的爱在轮回里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