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问题教学设计
(2020-09-27 10:05:25)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探究价格问题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运算知识和已有解决问题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价格问题既是对乘法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又是对解决知识的提升,重点在于探究价格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利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3、问题解决
4、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2、难点:构建数学模型“单价×数量=总价”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学作业纸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数学王国中有无数的奥秘,有些奥秘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吗?
2、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超市情境图)
3、对,是超市,你们喜欢去超市吗?小丽和你们一样喜欢去超市,昨天她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看看他们都买了什么?(出示小丽购物情境图)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将数学信息贴在黑板上)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把这道题解答出来。(找2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其他同学订正答案,并追问这两名同学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刚才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用的方法一样吗?让我们来观察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呢?
(1)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单价、数量、总价的概
念。(黑板上分析—多媒体展示—齐读—问答比赛)
(2)老师昨天也去了一趟超市,把购物小票带来了,你能找
找其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吗?(同桌交流,指名订正)
红旭超市
商品名称
矿泉水
牛奶
鱿鱼丝
巧克力
火腿肠
购买件数:19
付款金额:100元
2、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那么你们知道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结合例题猜一猜,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生交流并共同总结:单价×数量=总价(齐读)
如果我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单价吗?
如果想求数量呢?
单价=总价÷数量
快速记,考一考(闭眼问答,考公式)
(三)、巩固练习
接下来就让我们运用掌握的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1、直接回答:做一做2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
2、
填表说答案(说出运用的公式,再解答)
|
|
288 |
3、解决问题
老师买10套学具一共花去900元,学具的单价是多少?如果再买25套还要花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一起分享吧!
(五)、布置作业
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调查几种商品的价格,根据自己的购买数量,求出总价,完成一个表格。
数量(件) |
总价(元) |
单价(元) |
|
|
|
|
|
|
|
|
|
八、板书设计
每个篮球80元,买了3个。一共用了多少钱? 80×3=240(元)
鱼每千克10元,买了4千克。一共用了多少钱?10×4=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