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古玉学步103:古今工艺不一样,细微之处见真章

标签:
都市田园古玩寄卖平台古玉转让平台田园玉翁古玉研究与鉴别 |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
一夫之
但说一个“工”字,即使高仿遍地的当今,也能细识出真、仿差别的蛛丝马迹,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今工具的天朗之别决定了真仿之间隔堵墙。
举个例子,这样两件玉饰(图1):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5/9196643e60e547d89bb2dc38289a87e8.jpeg
图1-1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5/9d702586e6f847dcb55d9574b3ab369f.jpeg
图1-2
真古吗?仿古吗?全真古吗?全仿古吗?
初步观察(图2):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5/daaa39a30413470fa4bef140330cb7a8.jpeg
图2
两件玉佩的阴线制作都是砣工痕迹特征;
两件玉佩的雕刻和打磨都是解玉砂痕迹特征;
两件玉佩作工除了砣具型号不一带来痕迹粗细差别外,其余都显示为古工特征。难道全真吗?
其实辨真识仿是有门道的,只是这个“门道”就是细微处见差别,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观摩发现。
再细微处观察(图3):
图3-1是图1玉佩花朵部分的细部截取图,其叶片的制作舒展平直、干脆利落,是古砣下刀的特点——刚劲——所致(下刀必须稳、准、狠,否则如果下刀犹豫不决则会做成废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5/50398a4c049f4d73a7de6199a1142a0c.jpeg
图3-1
图3-2是图2玉佩花朵部分的细部截取图,其叶片的制作用意不决、或见波浪形状,是现代工具的特点——不惜工——所致(下刀稍显随意,如果下刀不准还可以复刀修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5/ff956376a59d44f680d0c545d0e568af.jpeg
图3-2
比较而言,古砣必须每刀必准“刀刀见锋”,现代电工则可以偏差补救常见错刀、乱刀(图4)。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5/10c4ef55c0a740b8954aec2075ed306d.jpeg
图4
细致观察比较,真、仿立辨了。
关于这方面的辨识,可能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带入一点“悟性”方可理解透彻,切莫认为“吹毛求疵”噢。
如果上述辨识还不能直接信服,则继续辅助观察(图5):
图5-1是上述图1-1的背面,解玉砂的打磨痕迹、古拙的打孔,符合古工艺特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5/b8d2d8118a9b4933b0800acf4f19ca26.jpeg
图5-1
图5-2是上述图1-2的背面,怎么坑坑洼洼啦?怎么皮壳状态背面与正面不一致啦?原来弄巧成拙,喷砂仿风化,此地无银新仿无疑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5/093ffd29727745bebb00d97f53bd526f.jpeg
图5-2
藏品一出,只有稍作观摩之后就能够一语中的,方为认为在辨工上入门了,否则只能是看热闹。
当然,能够乱真的高仿肯定存在,而且不在少数,但是比较而言,能够把料、工、型、纹、沁各环节都仿得天衣无缝的,还属少数,即使仿到如此高度的可能也不会“漏”到民间来了。
共美寄藏,作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互联网寄卖平台!
买家、卖家、爱好者三方共赢的平台!
藏品寄卖,就找共美寄藏!
博----客:田园玉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