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玉学步84:或者钻磨或刮削,孔上有开还有扩

(2021-01-13 08:44:17)
标签:

都市田园

古玩寄卖平台

古玉转让平台

田园玉翁

高古玉开孔研究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古玉学步(84):或者钻磨或刮削,孔上有开还有扩一夫之
一夫之

古玉钻孔是一项硬技术,为了让古玉在合适的位置开上一孔,真可谓十八般武艺全用上。

古玉开孔主要靠桯钻和管钻(参见《古玉学步(14):钻痕细查考,孔中藏奥妙》),由于玉质硬度的差别,有时还用尖硬燧石(玛瑙齿类刮削器、石核类工具)直接刮刻的方式开孔(参见《(51):刮削钻磨巧打孔,一孔多艺察古工》)。为了在古玉上开一孔,工具简陋的古人也算是开足了脑筋,这不?除了上述钻、刻开孔之外,还有一种方式不能遗漏,就是:扩孔。

桯钻、管钻是常见的开孔方式,其特征不再赘述。燧石直接刮削开孔的特征再回顾一下(图1)。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7d5636f93ad94e2eb212de3e66b3903a.jpeg

图1

由于工具的局限和玉质的差别,古玉开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单桯、管钻即可完成,有些则需要桯钻加管钻才能完成;有些单刮刻可以完成,但有些需要刮刻加桯、管钻才能完成。所以古玉上留下各式不一的痕迹特征,需要仔细甄别方可识真。一般来讲,越是古远,工序越显得繁杂,痕迹越显得驳杂不分。

文化期古玉,还有一种广义的开孔方式,那就是:扩孔。兴隆洼遗址142号墓管状玦饰的中孔就是经多次扩孔完成(图2)。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1da395392cea46e8a27b7b1449f9e9ed.jpeg

图2-1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2a2c0f9dcc594e73af3f6b0d1435c853.jpeg

图2-2

此玉玦之孔,隐约可见旋磨痕,应该使用过管钻工具,但其口径并不规整,说明并非由管钻完成开孔;隐约可见石核类尖锐工具的刮刻痕,但并非纯燧石工具刮刻的工痕特征(对比图1)。多种痕迹并存——就是扩孔的痕迹特征。

古人采用“扩”的方式开孔,究其原因,是因为工序的要求(开小孔后扩大孔比较省力耗),还是由于后期改作的要求(玉器改制的需要),还有待考古发掘新的实物进一步探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美寄藏,作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互联网寄卖平台!

买家、卖家、爱好者三方共赢的平台!欢迎藏友加盟创业!

藏品寄卖,就找共美寄藏!
品牌创始人,本博主微------: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博----客田园玉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