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玉学步13:古砣工艺高,为何生接刀

(2020-10-14 11:02:16)
标签:

都市田园

古玉阴线接刀痕隐藏

田园玉翁

共美寄藏

古玩寄卖电商平台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古玉学步(13):古砣工艺高 为何生接刀
一夫之

发完上条《古玉学步(12):古砣工艺恁多高,莫忘阴线藏接刀》感到意犹未尽,恰有百度经验一条,写的非常好,经过三组图比较,直观简洁,容易加深理解,现转摘并稍作编辑整理贴出(未知源出处,先在此鸣谢源作者的辛勤劳动了)。

比较是一种最好的学习——

第一组对比图:

只要找出仿品工痕和真品工痕的区别,就可以很容易来区分,到底工痕有什么不同呢,这就要从制作工痕的源头说起,治玉工具。

古代雕玉工具,是使用的手工坨机砣刻(图1-1):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2098f5a841814c489581644e2e571f7d.jpeg

图1-1:古制玉砣机

现代雕玉工具,是使用电动的雕刻机雕刻(图1-2):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7be248e14f234cda823d03a1c0ec6d6c.jpeg

图1-2:现代电动雕刻

第二组对比图:

古人手工砣刻工具特点:转速很低,而且只能刻直线,而且是短直线,长的直线要用短直线一刀一刀连接成,这就是所谓的“接刀”工艺,是由于工具的局限必须形成的。接刀往往在弧线和圆圈线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果想刻圆,就要一条一条的小直线拼接起来做成一个圆形,也叫切线逼圆。不明白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拿一把水果刀,在一个水果皮上切出一个圆来,道理是一样的(图2-1)。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33202be81ebc439db2c86624d7bbeb82.jpeg

图2-1:古砣具工接刀痕

而现代电动工具特点:转速高极高,在坚硬的玉石表面刻线几乎就像用铅笔在上面画画一样,无论短线、长线都可以一笔划成(雕)。在弧线和圆圈线上,走线几乎与直线一样,也可以一笔划(雕)成,不需要接刀。现代电动工具下刀(钻头)的特点是:雕刀如笔,刀头直接在加工件上游走,给人的感觉走线软弱无力没有变化(图2-2)。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510ff8a8cbb2498ea40141640a5ec0f2.jpeg

图2-2:现代电动雕刻工痕

第三组对比图(图3):

古人手工砣刻,由于砣具转速慢,不会产生蹦口(即使有蹦也是偶尔出现);人力转砣慢,也必须要一刀一刀砣出,体现在刀(砣)痕上的特点是特点是下刀、起刀干净利落,痕迹明显,刀痕表现刚劲有力,给人的感觉是“刀刀见峰”。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b2e3a107dfe14e51aa741f7d6ed96f80.jpeg

图3-1:古砣工痕“刀刀见峰”

现代电动工工具,由于高速运转,摩擦生热,钻头发热,线槽底干涩,线槽边多产生一路嘣口,常常显示为拉索状态;由于不间断一次成线,体现在工痕上显得绵软无力,偶有拖刀现象发生(图2-2)。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1abaf901ef2e4a7ab261a3f39b348399.jpeg

图3-2:现代电动工痕线底干涩线边蹦口

这是古砣工与现代仿工最基础的、最关键的特点区别,只要认真揣摩其中原理,就能直接排除八成低仿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美寄藏,作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互联网寄卖平台!

买家、卖家、爱好者三方共赢的平台!欢迎藏友加盟创业!

藏品寄卖,就找共美寄藏!
品牌创始人,本博主微------: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博----客田园玉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