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2:古砣工艺恁多高,莫忘阴线藏接刀

标签:
古玉阴线接刀痕隐藏田园玉翁都市田园共美寄藏古玩寄卖电商平台 |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
古玉学步(12):古砣工艺恁多高 莫忘阴线藏接刀
一夫之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6ddc4296135c4a4096559ef95e139838.jpeg
上海博物馆藏品
古砣工痕第二要义是“接刀痕”。
由于古玉的工痕直接取决于所使用的工具,利用现代工具无论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艺痕迹,“接刀痕”是古玉鉴识中又一重“点”所在,万不可忽视。
古代砣机的砣具根据作工要求的不同,分为用于切割的大砣、雕刻窄细阴线的细砣、雕琢坡面宽线纹的斜砣及用于阳纹压地的平砣等(图1)。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63eb51a441d440ec8e51c883d073ae19.jpeg
图1-1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e9368ff8d8134d009508ca74dda713e4.jpeg
图1-2
古代砣具种类虽然有所区别,琢纹操作方法却基本相同:圆盘状的砣具是以边缘部分琢磨玉料,砣具与玉料的加工面成夹角状态,所以每次琢磨只可完成一道短线,必须分段连续雕琢才能逐步完成一个完整的切割或琢纹工序。因此,纹饰中长线的处理通常都会出现数道宽窄不一、末端尖收的短线衔接工痕,这就是古砣工必不可少的“接刀”工艺特征,这种特征在阴线的处理上尤为突出、在阴线的转折处更加突出,甚至在弧线、近圆处常常出现工痕冲出界面的情况,这就是古砣工的“歧出”现象。由于工具的局限,“接刀”是古玉制作不可逾越的工艺特征(图2)。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df04d8e65f9746fa89776c95c9f73aef.jpeg
图2-1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a249056185344122be4e2f0fb611f036.jpeg
图2-2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9155917e8f3f4efa92921b9db26ffbca.jpeg
图2-3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387a2aee29a9476689307de02e9d130b.jpeg
图2-4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c88d8a08a51b4e7caa245769d110ad81.jpeg
图2-5
特别说明:上述图2系列是目前讲解古玉接刀工痕最清晰到位的一例,能够让玩者一目了然地全面理解古玉“接刀工痕”的内涵,所以本条在此特别加以引用;由于该图被广泛引用,现已难找到源出处,本条在此对源作者表示感谢,并且一旦发现源作者的地址,即作注解标识。
下面列举两例古砣半成品工痕如下:
一是浙江余杭瑶山出土的良渚文化琮形器,器表平行线纹中多见宽窄不一、末端尖收的短线衔接工痕(图3)。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5f7ccf05ac904b18af362b272025e87f.jpeg
图3:良渚文化兽面玉璜局部
二是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器面弧阴线为一系列短线衔接形成,鸟眼多现歧出纹(图4)。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a578f69c44e74552bcc84ab4532213d4.jpeg
图4:西汉玉璧凤鸟纹局部
需要说明的是:“接刀”和“歧出”原本是因古砣具的局限而留下的痕迹,是不得已的古玉制作的“瑕疵”,所以一般工艺精美的古玉往往都通过打磨而尽量去除“接刀”和“歧出”痕,使这种瑕疵痕似有还无,往往要通过仔细辨认才能找到其痕踪(图5)。所以说,古玉的接刀痕必须有,但他是隐藏的。(田园玉翁注:这点非常重要,刻意的显露出来的接刀痕就要进一步仔细的查看有无其他破绽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d7868fe6abec4fdb9761990821aa74ef.jpeg
图5
而现代仿古玉为了仿得“逼真”,往往刻意做出“接刀”特别是“歧出”,使这种“工艺”特征历历在目,露出了仿工的“此地无银”(图6)。所以说,仿古玉的接刀痕经常有,而且是故意暴露的。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01ab69063f8444b0ba170fc32bdf0b29.jpeg
图6
发晕了,有没有?这是古今玉作接刀痕方面的“迷踪拳”:有还无、无还有,有本应没有,没有才是有。
共美寄藏,作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互联网寄卖平台!
买家、卖家、爱好者三方共赢的平台!欢迎藏友加盟创业!
藏品寄卖,就找共美寄藏!
品牌创始人,本博主微------信: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