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书法之宋高宗赵构书法欣赏

标签:
宋高宗赵构书法都市田园辽宁博物馆又见大唐展田园玉翁古玉网店 |
分类: 字画章刻 |
田园玉翁注:
赵构,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河北涿县人。宣和三年十二月封康王,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宋朝第十位皇帝。后宋室迁至扬州,再徙临安建都,史称“南宋”,赵构为南宋开国皇帝,庙号高宗。
赵构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自谓:“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其书法初学黄庭坚,继学米芾,后专意王羲之、智永,又辅以六朝风骨,遂自成家。其曾云:“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至若《褉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横生,莫造其源,详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
《嵇康养生论》卷,纸本,纵25.1厘米 横603.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为南宋高宗赵构真草手书,附有李东阳、王世贞题跋。从形式上看与智永《真草千字文》如出一辙,真书与草书间夹互为映照,有序的排列,充溢着一种匀整平和之美。赵构《嵇康养生论》卷,完全承传了“二王”一脉的书风,其用笔润媚圆和,精奥纯正,丰腴圆润不失清逸之气,温柔妍婉颇具清和流宕之像。结字疏朗秀整,真书工稳而韵意萦绕,草书流动而意态冲和,真所谓是“禊帖嫡宗”。
洛神赋为曹植的一篇名作。宋高宗赵构草书长卷《洛神赋》绢本,纵27.9cm,横398cm,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院。《洛神赋卷》未署年款,但卷末署“德寿殿书”款,钤“德寿殿御书宝”朱文印,可知是赵构做太上皇后所作,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是其成熟期的作品。
此卷草法出规入矩,运笔沉着浑厚,飞动流畅, 虽是草书,但字字独立,字与字变化很多,字法熟练生动,提按转折无不如意,虽字与字之间无引带,仍然呈现了一气呵成、流畅自如,显示其深的书法造诣。
宋高宗行楷《赐岳飞手敕》 纸本 纵36.7cm,横67.5cm写于绍兴七(1137)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无论从整体的布局上,还是从笔法的意态上,《赐岳飞手敕》均具王羲之《兰亭序》的神韵和智永的特色,并能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家的风貌,显示出“秀异而独立”、精彩润朗的艺术风格。
楷书《徽宗文集序》纵27.4cm,横137cm,现藏于日本文化厅。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颁诏翻刻《淳化阁法帖》,内容形制版式均依祖本原貌,摹刻精善,刻板置于国子监,世称绍兴国子监本。楷书《徽宗文集序》乃赵构为其父文集写序时所撰,现徽宗文集已散失,而仅剩此序文,该序文卷首亦有缺失。专家推测,该作品为1154年,高宗48岁时所书。
《徽宗文集序》气度优雅,结字较为舒展,用笔含蓄而有韵味,笔划提顿清楚,粗细差距明显,弯勾与撇捺弧度增大,笔法多变而不露锋芒,笔与笔之转折扣搭自然。
《暮春三月诗帖》绢本, 纵27.1cm x 横48.7cm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幅墨迹是宋高宗以楷书书写杜甫的七言律诗(即事),又名《暮春三月诗帖》。此诗帖以中锋书写,通幅看来章法疏朗,字体匀称、圆润,墨色统一,令人看来赏心悦目。杜甫这首七律的意境如画,高宗笔墨洗链,二者可说是相得益彰。诗后并附有董其昌题跋,原来还有元代赵孟为此诗作的图,可惜已被人裁去。
赵构《赐岳飞批剳卷》行书 绍兴十一(1141)年现藏于 台北兰千山馆。
赵构即位初年,起用一些抗战派将领,特别对岳飞,他又爱又敬,不要说下的诏书,仅亲笔写给岳飞先生的信,就够印一本厚厚的书。不但如此,赵构还写了“精忠报国”四个字送给他。《赐岳飞批剳卷》是赵构给岳飞亲笔信一部分,后署“付岳飞”3字,上钤御前之宝,下有高宗御押二印。字体介于行楷之间,气韵清和,显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力。
赵构《七绝天山诗》,纨扇,草书,绢本,纵23.3cm,横24.3cm,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院。
《行书白居易诗》,为纸本手卷,卷心高27.2厘米,长4296厘米。第行两字,字大如拳,无名款,书后钤有御书葫芦印和朱文方印各一枚,并在接纸骑缝处有“御书之宝”印多方。据此,古来对作者的考定,众说纷纭。归纳言之,较为可信的推测约有三端:一是认为宋徽宗赵佶所书;二是赞同为高宗赵构所书;三是推测为米芾早年之作。观此卷大字行书风貌,再参考三者书法渊流风格,应以出自宋高宗手笔最为确当。明陶宗仪《书史会要》:“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或云初学米芾,又辅以六朝风骨,自成一家。”
《节南山之什图题诗》绢本,设色,纵26.2cm,横857.6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卷,取《诗经·小雅》中《节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绘成图,每段前书《诗经》原文,依次为《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书画均无款印,旧传宋高宗赵构书文,马和之作画。
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绢本 纵23.4cm,横484.8cm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卷是临虞世南真草二体千字文,得虞世南之圆润而略乏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