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补票彰显铁路为民服务的坚定初心
(2022-09-26 20:39:02)9月1日起,除少量市郊线路、边远支线外,全国铁路客运营业站与高铁动车组、普速旅客列车全面推广电子化补票。(铁路12306)
补票在人们日常出行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比如出现不小心丢失车票、误售误购等情况时,乘客均需要补票。目前,铁路列车和到站补票,乘车和出站凭证是打印的纸质车票。如今,在实施电子化补票后,旅客的乘车和出站凭证为办理补票时所持的有效身份证件,相较于纸质车票会更加便捷。
电子补票绿色环保,减低环境成本。在当今时代发展中,环保节约是一个世界级的课题,而中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更应该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电子补票的出现,是中国企业践行绿色环保职责的重要举措。以2021年全国铁路客运总量26.12亿人为例,使用电子客票之后就可节约数亿张的纸质补票,细算一下,多少树木才能制成数亿长纸质车票,而这仅仅还只是一年?再或者是两年、三年、十年呢?这就是一组天文数字。电子补票具有极大的环境友好度,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支持现金支付, “适老化”服务必不可少。引人关注的是,本次推行电子补票的是,对于老年旅客、脱网旅客等特殊群体,铁路站车将继续提供“面对面”的受理服务,支持现金支付方式。网络支付、数字技术是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人们普遍离不开的技术工具。但是,也要清楚地看到,一部分老年人群体,因为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登上数字技术的快车,实际存在无法进行网络购票、无法方便快捷购买高铁车票等客观情况。铁路方面能够继续提供“面对面”受理服务,回应了民生诉求,让老年人感受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关怀,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老人出行的心理焦虑,让数字科技时代有速度更有温度,可谓是一举多得。
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总是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给人们的旅途带来更美好便捷的体验,铁路部门推出“电子化补票”举措大大为人们的旅途“减负”,也迎合了国家提倡的“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在疫情背景下,也减少了出站补票服务窗口的人员聚集,让整个旅行体验轻松而快捷。
民之所想,乃是铁路发展所望,小小的电子化补票背后,彰显的是铁路始终为民服务的坚定初心,是“服务”二字里升华的具体内涵,是蕴藏在人们旅途中的满满温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实践中,为广大旅客传递出稳稳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