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策略》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2015-06-26 08:35:44)
标签:
课题研究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策略》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时间:2015年3月9日
地点:语文教研室
参加人员:低年级语 文老师
记录人:赵文宁
主持人:曹继蓉
评议内容:对“口语交际课”的认识
活动过程:
任燕老师:我认为口语可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中。应结合生活、课外知识,多观察、善于发现。把握“听”的环节,重视“情景创设”,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达到“会说”的结果。
牛媛媛老师: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话题,多数贴近生活,便于互动,教师要抓住这一点,鼓励学生从身边话题说起,加强互动,说出自己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吕霞霞老师:我认为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要精心设计,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情促说”激发交际的兴趣和主动性。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二)
会议时间:2015年4月5日
会议主题:探讨“情境教学”在口语交际课的作用
会议地点:语文教研室
参会人员:低年级语文老师
会议主持:高英英
会议记录:
胡秀华: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知识,还可以“以境生情”,使原来枯燥、抽象的口语交际问题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会议时间:2015年5月10日
会议主题:针对口语课堂上设计教学情境的误区,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会议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会人员:语文老师
会议主持:曹继蓉
会议记录:任燕
会议过程:
王霞霞老师:听了刘培老师的《有趣的游戏》口语课在情境导入时,用的方法是“直接导入”,在黑板画了一个大大的小丑脸,却没有鼻子。教师导语:贴鼻子游戏开始了、、、、、、。学生的兴趣高涨,纷纷举手想参与游戏中。接下来老师提问:你觉得游戏有趣吗?互相说说这些游戏怎样有趣?这样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解答。
吕霞霞老师:赵文宁老师的课堂导入过于直白,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够,从长效而言,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
任燕老师:胡秀华老师的《我该怎么办》口语课在情境导入时,采用的是“表演导入”,装扮成图画中的王爷爷邀请小朋友作为图中的小男孩。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小男孩”的心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何处理图中王爷爷所给的送奶钱?这样的表演导入,使得课堂气氛看着热烈,但实质问题并没有有效解决,学生发散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小结:
1.创设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创设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课堂“摆设”。情境的创设要适时适当,并尽量做到简洁。
2.情境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的不同,设计教学的情境。
3.情境创设应注意整体性和延续性。一堂口语交际课就是一个大情境,板块之间的小情境前后衔接、科学有序。
4.创设情境注意真实性和实效性。我们有时往往只注重情境的趣味性而忽视了真实性和有效性,所以,所创设的情境要有激发兴趣和模拟运用的双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