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说课稿
(2018-11-28 19:26:51)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学设计 |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
说课稿
安庆市大观区皖河中学
2018 .11
各位评委老师:
一、谈理念
人文主题:名著阅读是以经典为主,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思想大师文学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突破原先狭小的心灵圈子,放眼国际多元文化的天光云影,领略别样的异国文化。同时从作品中,领悟言语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和提升精神境界。
语文要素:语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不同的语文要素的学习与训练加以落实的,包含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二、析教材(从简况地位及意义方面)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位于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之后,承载着快速阅读训练的任务。“名著导读”位于“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的终端,贯彻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倡议。此次课外读书活动也是为即将开启暑期自主阅读活动预热。
三、话学情
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初中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三种不良现象。
一“宗罪”之碎片化:电子产品的入侵,正潜移默化地颠覆着传统纸质阅读的习惯。”如今的孩子“正经书”不看几本,整天沉迷于发微博、看贴吧,这种快餐式阅读致使学生阅读碎片化,课外阅读量、尤其是经典阅读量严重不足。
二“宗罪”之功利化:许多初中学生每日阅读不足1小时,而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喜欢看一些“更实用的”书籍,如作文选,考试资料等,这种功利化阅读削弱了学生的思考以及分析能力。
三“宗罪”之无序化:1.读而不思,应付机械地读;2读书的时间管理无规律可言,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型;3读本种类单一化。
四、定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
2.
3.
五、说准备
只依靠课堂教学的“名著导读”是无法让学生从名著中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扩大阅读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我与学生一起完成了以下阅读准备工作。
1
2.
3.
4.
(设计意图:布置任务,有的放矢)
六、展流程
本环节所展示的课堂流程实际上是对前一阶段学生准备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验,在学生通读作品、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我以学生活动的方式来设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 导入:
以《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引出东西方海底探险的不同,以此入题(设计意图:激趣启思)
(二) 活动一:海底大冒险
1.
以组为单位抽出代表出题,如根据语言,动作,或某个情节猜出人物名字。其它小组抢答
2.
以组为单位抽出代表出题,如说出其中的故事情节,随机指定其他组接出下一情节
(设计意图:从作品人物和情节的角度检验通读效果,竞赛形式增加趣味性和提高参与热情,培养团队精神。)
(三) 活动二:海底沙龙
1.
只能选出一位自己最喜爱的人物,统计出数据,分别请代表结合具体细节从人物性格角度谈谈喜欢之理由。
2.
从书中选出自己喜爱的名句读给大家听,并简谈理解。
(设计意图:精读质量检测,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鼓励学生敢于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作业:
再次精读本书选做以下课题
专题一:写航海日记 专题二:绘制潜水艇简易图 专题三:归纳整理书中所涉及的海洋知识及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促使进一步精读书本,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读,并且学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汲取书本的优质资源。)
七、提预设
1.
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