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陈社教老师简介
(2016-11-18 12:35:05)
标签:
教学教育 |
分类: 教师风采 |
陈社教: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安徽桐城市吕亭初级中学,曾被评为安庆市教研先进个人,桐城市模范教师、骨干教师,镇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2016年《中学语文》中旬刊(教学版)第10期教海掬英栏目刊用了个人简介。2013年获第一届“语参杯”全国百佳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大赛论文贰等奖,2014年获第十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写作指导一等奖,2015年获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征文大赛三等奖。主持和参与了三项安庆市级课题。今年申报了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批准立项重点课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互联网+时代有效性写作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现已入选。在《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池州学院学报》《语文报》《教师报》《新德育》《安庆教研》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同时还有多篇论文获安庆市教学论文奖。
从教30年来,她一直专注于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善于创设富有创意的写作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勇于在作文中说真话,表真情。
2012年,她的“常态化•系统化”作文教学模式在安庆市初选入围,同时发表在《语文报》2016年第4期上,教学模式按照“重视积累,厚积薄发——寓写于读,读写相长——专项指导,扬长避短——重视评讲,妙笔生花。”四个步骤推进、实施。让“积累”和“仿写”常态化;让“指导”和“评讲”系统化,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常态化”能让学生日积月累一些写作材料,循序渐进地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系统化”能让学生写作的整体能力、整体水平大幅度地提高。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在中考中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2015年她主持的《初中有效性练笔研究》课题已顺利结题,她根据多年的实践与总结,精心开发课内读写结合点,寻找课外学生喜闻乐见的写作素材以及灵活多样的表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降低了习作的难度。通过实践,学生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写作的信心。有效性练笔也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作了积极的铺垫,同时也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让学生感到了写作的快乐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