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28听评课《一共有多少》

(2020-09-28 22:26:49)

今天听的两节数学课,是常态推门课。听年轻老师的推门课,是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对老师们日常工作的督促,若是再能帮老师们的课出个好主意提个好建议,感觉自己也收获满满,成就感爆棚。虽然自己上课时,不愿意有人来听课,但换了角色后,却是十分热衷去教室听听课,知道老师们有些不情愿,可于公于私,我还是要坚持。

今天的课,有多处需改进的地方,课后评课,将之一一罗列出来,发现找的全是问题,心里不由一阵紧张:

1. 课前三分钟,没有充分利用。

还没有上课,老师已经组织好学生在班里,做好了上课准备,然后在静悄悄地等待铃声响起,等待到点上课。——一直说上课时间紧张,没有时间处理作业,这课前的三分钟,能数数、能口算、能处理易错题、能玩数学小游戏、能让小老师展示优秀......多少件有关数学的事,只是缺时间做,怎么能这样白白浪费呢?

2. 缺教学智,对学生超出自己预设的内容,处理生硬。

   老师只问到了1+4=5,学生却答到了1+8=9,学生已经会了,老师怎么办?——至少是要及时评价,肯定答案,并巧妙引导,让先会的同学教一教还不会的同学,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其葆有学得好的优越感,切不可因自己的课里没有涉及到,而将跑在前面的学生拽回来。

3. 教学方式单一练习形式单一

  整节课的学习方式,基本套路为:课件出示图片、老师提出题、学生逐个回,没有同桌互说,没有小老师展示,没有课堂本上书写......练习形式主要是说,给出不同的图片,看图说信息算式。——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长也就一节课的前20分钟,后面的20分钟,想要抓住学生的心,全靠新颖的形式和内容的魅力,所以练习设计一定要有新意,学习方式一定要多元,以避免孩子的审美疲劳。

4. 评价与引导语言干瘪,缺乏激励与导向性。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心里的标准、努力的方向,具有激发热情、指引航向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一定要及时、适当进行评价,这不仅是对学习努力的孩子的认可,也是对其他同学的引导。学生最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当老师的,要在学生心里建立标准,用评价告诉孩子,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学习上都是有样学样。谁怎么说怎么做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就会学着说,学着做。——点名回答问题,要鼓励积极发言的孩子,在班里树立好榜样;学生回答得很完整,要及时表扬,并奖励他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再说一遍......每个人都有被认可被表扬的心理需求,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

5. 教学内容保守空洞,照本宣科

  在教学内容上,这节课按照书上顺序将图片一张一张讲过而已,没有体现重难点突破的激烈,没有体现思维生长的惊艳,整体感觉这节课很空洞,只是按部就班完成过程——看图找信息说算式、看算式说图的意思、填数找规律,只讲书上的图,似乎不敢越雷池半步。没有经过深入加工,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形式上表现为没有丰富的综合练习,没有拓展延伸的思维训练。实质上没有对内容进入创造性整合与挖掘,思想不丰盈。

6. 学生问题与答案、找信息与提问题概念不清

师:你能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吗?生:树上有2只小鸟,又飞来1只,一共有3只小鸟。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1+2=3只小鸟,为了让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师得费劲引导好半天。——课上多名学生在老师要求提出问题时,直接说出结果,老师让找出图中信息时,学生直接把信息与答案一起说出来。很明显,学生分不清什么叫问题,什么叫答案,这是概念不清,得先有前期铺垫,得先明确问题是还不知道的,是需要我们去动脑筋想办法得到的......

7.数学语言不够严谨。

   学生面对面时,左右的方向性是相对的;找规律时,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多2;哪怕是一个量词的应用,也应该要注意是否合适——数学学科特点很明显,用语一定要严谨求实,简洁明了。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述的完整性、规范性。尤其当老师的,说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在给学生做示范,责任重大,切不可大意。

8.练习课更要有教学层次

练习课的训练重点与难点,如新授课一样,在一节课最重要的时间段突破。练习的层次要清晰有梯度,先基础训练知识点、再综合练习提高能力、然后拓展延伸锻炼思维。要想把练习落到实处,静心思考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的环节必不可少,今天的这两节课,练习设计没有层次,课堂上没有作业练习,练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9. 上课节奏慢,教学环节不紧凑。

   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老师还在不断重复讲;学生已经不感兴趣的学习形式,老师还在继续用;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在等待老师安排下一个学习任务,老师还在走廊里一个一个逐一检查......环节拖沓、节奏缓慢,导致到下课了,设计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当觉得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时,也要反思一节课的40分钟是否是高效利用?数学课的明快与干脆,数学老师的麻利与果断,我们数学老师做到了几成?

    评完课后,心里有些沉重,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