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买赠题的分析

最近,一道有关乘除法的练习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这是一道生活中的买赠问题。
如图所示,若儿童票买10张送1张,则学生买票共需多少钱?
我们一般采取分组购买的方法解决:
需买票的学生数:90-11=79(人)
每买10张送一张,则每组共有:10+1=11(张)(11张里,10张付钱1张免费)
79人需分几组购买:79÷11=7(组)……2(张)(每组得赠1张,共得赠7张)
每组付钱:10×14=140(元)
7组共付钱多少:140×7=980(元)
再加上两张一共:980+2×14=1008(元)
答:学生买票共需1008元钱。
也有学生这样做:
需买票的学生数:90-11=79(人)
79÷10=7......9(79里有7个10,买10送1,说明会赠7张)
则需要付钱的票是:79-7=72(张)
学生共需的钱数为:72×14=1008(元)
答:学生买票共需1008元钱。
无论哪一种,都条理清晰,答案正确,无可厚非。
问题的提出源于学生的质疑:老师,换一个学生人数,第二种方法就错了。
什么?为什么?
例证:如果学生数是75人,则用第一种方法解答为:
每买10张送一张,则每组共有:10+1=11(张)(11张里,10张付钱1张免费)
75人需分几组购买:75÷11=6(组)……9(张)(每组得赠1张,共得赠7张)
每组付钱:10×14=140(元)
6组共付钱多少:140×6=840(元)
再加上9张一共:840+9×14=966(元)
第二种方法解答:
75÷10=7......5(75里有7个10,买10送1,说明会赠7张)
则需要付钱的票是:75-7=68(张)
学生共需的钱数为:68×14=952(元)
区别在哪里?
第一种方法,付了6×10+9=69张的钱,也就是说,只获赠了6张。买票是先买10后赠1,69张确实会获得6张赠票,这一种符合题意;
第二种方法:付了68张的钱,也就是说,获赠了7张。验证一下,买68张票,先买后赠,只能获得6张赠票,不可能获得7张赠票,这一种明显不符合实际。
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79人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数字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再多举几个例子试试。
经验证后发现的数据:
当人数是66、67、68、69、77、78、79、88、89......用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均能得到正确答案。
当人数是70、71、72、73、74、75、76、80、81、82、83、84、85、86、87......第二种方法的答案就不符合题意了。
对比验证的情况发现:第一种方法具有普适性,思路清晰,方法正确;
第二种方法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正确结果,虽也解释得通,但受数据局限。
再来回顾:
当人数是75人时,75÷10=7......5(75里有7个10,买10送1,说明会赠7张)先买后赠,买70张,赠7张,共计77张,而人数只有75,会多余两张票,这两张如果按付钱的票退掉,则付钱的票只有70-2=68张了,如果真是只买68张,怎么能获得7张的赠票呢?
问题就出在这儿,买票时是先买后赠的,当总张数减去赠票张数,得到的付钱张数,影响到了赠票行为时,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进一步列举:当人数过百时,情况也是这样的。
由此,只有当赠票张数,小于或等于需求个位数时,也就是不影响赠票的行为时,第二种方法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