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课主要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途径,它缺少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和交流,缺少了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合作学习与讨论探究的环境和氛围。而探究、交流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渠道,很多数学问题,数学实验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探讨和交流,得出结论,这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更有意义,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所以微课不利于教学相长,不利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学生身心的成长。微课只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有益补充。
(二)微课学习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都是很好的工具。能帮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不懂就“问”。但前提是学生必须要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如果学生没有自觉性,那么微课教学还不如传统课堂在教师的管理、监督和提示、引导下学习进行更有效。
(三)要进行微课教学,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微课毕竟是新兴教学手段,目前各种微课资源还不够丰富,提供各种优质教学微课资源的网站还较少。而制作符合教学内容或是符合教师个人备课风格的微课又需投入较多时间与精力,课前搜集资料和整理,微课课件的制作,视频的录制,效果的检查,需要教师不仅储备专业知识,还需熟练掌握电子技术。受制作条件与应用硬件限制,微课效果总是与教学需求常有矛盾。
(四)微课模式需要必备的网络环境和电脑设施。尤其对于学校而言,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拥有计算机,要实现互动式微课的教学还暂时较为困难。即使是在家里上网进行微课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也需要每个家庭都有设备,现在很多父母为防止孩子上网影响学习身心健康,对孩子上网学习持观望态度。目前利用微课自主学习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五)微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看视频进行学习,所以学生经常会接触电子设备,这不利于学生视力发展和身体健康。尤其是现在很多孩子视力因各种原因下降,如果长期进行微课学习,势必会更加影响视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不利。所以学生在自主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适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