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张齐华老师数学课堂里的秘密

(2019-08-28 14:25:50)

在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上,听了一节张齐华老师的数学课《图形中的秘密》,至今印象深刻,尤其最近参加了生本教育的学习,对这节课的感触更深了。

这节课,以如图,一块三角形玻璃碎成了三块.聪聪要去玻璃店配一块与原来大小、形状都一样的玻璃,他只要拿其中的一块碎玻璃去就可以了.你认为他该拿哪一块呢?”引入,问题简单,包含的信息量却极大。在这节课上,张老师挖掘出了题目背后的新意。

课堂上,老师退至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思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当这一知识最终明晰,问题又由三解形玻璃推及长方形玻璃破碎、圆形玻璃破碎......设问也由应该带哪一块碎玻璃?上升至你觉得想要根据一块碎玻璃复原全貌,这块碎玻璃应该具备哪些重要因素?请你画出来。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循序渐进的进行研究、质疑、展示、补充,课堂氛围有冲突、有内涵、有活力、有实效,显得跌宕起伏,散发出浓浓的数学味。

在学习过程中,张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习惯与养成。如学生交流时,指导学生说出:我的同桌是这样想的......我先选了几号,后来听了谁的推理,使我改变了想法......我觉得谁比我的想法比我的更有道理......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并传授倾听方法:倾听别人的意见时,要在心里思考,他说的对吗?和我想的一样吗?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当学生回答困难时,张老师的评价语言真诚幽默,充满鼓励与期许。他尊重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错误,并不纠正,而是睿智的点拨,巧妙地引领,给学生试错和改进的机会,激励学生靠自己的努力,逐步得出正确结果。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处,用张老师的话说,就是给孩子发现自己,审视他人,悦纳多元,协同优化的机会,让孩子在不轻易舍弃自己方法的同时,知道数学方法的优点和弊端。

张老师的课,智慧灵动,自然洒脱,看上去仿佛浑然天成,却又处处匠心独运。"课谁都能上好,但如何上出特色,走出别人没曾走过的路,让别人从你的探索中获得启迪,这才是我真正努力的方向"。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视角,使张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也是我们教师前进的领跑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开学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