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案例研究

(2018-08-11 17:31:46)
标签:

365

教育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白哲

【教材分析】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安塞腰鼓》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

《安塞腰鼓》是一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激越澎湃的活力。《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和火烈的气势。同时,要通过朗读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想象力,帮助学生进入角色,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自主探究学习理论也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在课堂学习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并综合运用其他语言品味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落实字词,会读会写;多读课文,试图了解安塞腰鼓。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

教学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案例研究

 

yaogu01

 

ftrq09

教学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案例研究

师问:你看了这些画面,此时内心洋溢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回答,谈一谈观后感 )

导入新课: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活动二: 美读课文,学习新课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预读,学习生词

 瞳(tóng)仁 恬(tián) 静 晦(huì)暗 羁绊(j bàn)  蓦(mò) 然 冗(rng)杂 戛(jiá)然 磅礴(páng bó)

2、师生共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请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品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可小声跟读。

3、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来展示。

4、用 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可用自己的语言,也可用文中的语言来阐述。

二、品读课文,探寻美点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欣赏,个人和小组的朗读实践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气魄和力量感受到了它的阳刚之美,美的内容往往有美的语言支撑,下面我们进行一次寻美比赛,寻找本文 美的语言

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     美,你看()…”的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三、创读课文,体会魅力。

1、欣赏腰鼓表演。

2、今天,有着2000年历史的安塞腰鼓正走出黄土高原,在中华大地乃至海外更广阔的土地上敲响!“安塞腰鼓”品牌,也将通过现代媒体的宣传,吸引人们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高陵区启动了传统文进校园活动,“安塞腰鼓”准备进驻高陵区各学校,请你为它拟一则广告词进行宣传。

教学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案例研究

注意:好的广告词内容上要能展示品牌的特色,语言形式上还要有点技巧。

 

(活动三) 悟读课文,盘点收获

请各位同学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你从《安塞腰鼓》中读到的感受或体验,话题是“从《安塞腰鼓》中,我读到了……”。

从《安塞腰鼓》中,老师读到的是:人,活得要有一股劲!这劲,是上进心,是源动力,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上,要有一韧劲;工作上,要有一股干劲;事业上,要有一股拼劲!有劲的生活,才是痛快的生活!

 

(活动四)布置作业

 模仿课文,描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l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文本框: 安 塞 腰 鼓教学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案例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