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在5G的风口下,他抱上了华为的大腿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证券分析 |
都说台湾是全球IT制造业的基地,近半个世纪来,孕育起了一大批全球性的代工巨头。
比如PC电脑时代有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华硕五雄,手机时代有鸿海精密一柱擎天;
做晶圆代工的有台积电和联电,做半导体封测的有日月光;
做手机芯片的有联发科,做手机摄像头的有大立光;
还有面板的友达光电、内存的南亚科技、电源的台达、结构件的可成科技……
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很长。
其中最闪耀的,便是台积电和鸿海精密两颗双子星。
前者掀翻英特尔,以超过2000亿美元的市值扼守IT产业上游最有价值的一环,晶圆制造;
后者连苹果都要敬畏三分,垄断全球手机制造业下游产能,市值超过500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台湾企业第二宝座。
台积电的强大我们能理解,技术为王嘛,享有垄断利润。
可是鸿海精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富士康,不就是一个依靠廉价工人组织起来的血汗工厂嘛,凭啥又能做到如此大的市值呢?
他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护城河又在哪里呢?
A股里有没有同样基因的公司和投资机会呢,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这个令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http://p3.pstatp.com/large/5e830001154fadb020d1
1
台湾的代工业,以2007年为分界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世代。
在此之前,称霸业界的是广达、仁宝为代表的电脑诸强,宏碁、华硕、明基等叱咤风云。
可是2007年之后,一切都变了,智能手机浪潮袭来,苹果如日中天,幸运的跟对了潮流的,往后十年都吃香喝辣。
台积电、富士康和大立光便是代表,由于拿到了苹果的巨额订单,业绩强劲增长,股价一日千里。
富士康早年在代工业里,只是个小字辈,虽然说有着进入大陆早,享受了大陆廉价人口红利,管理能力强,快速响应客户,等等的一系列优势,但这些优势,也不见得就比广达、仁宝们领先多少。
说到底还是命,在苹果还没有大红大紫的时候,拿到了这个订单,然后一步先,步步领先。
随着对手机代工经验的积累,逐步优化,形成规模成本优势,后来者就很难挑战了,这么多年来,富士康的净利润率都只有3%左右,可以说都是靠拧毛巾拧出来的。
要是换了别家,估计早亏到姥姥家去了。
所以答案很简单,富士康的成功,本质上就是在新科技浪潮来临的时候,抱对了大腿,然后快速形成规模优势。
虽然代工的利润很薄,但是挡不住市场规模巨大啊,去年的营收高达1589亿美元,也就是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再薄的利润率也有黄金!
回到A股,未来数年,最大的科技浪潮之一,一定绕不开5G通信,这是无人驾驶汽车等大量新科技硬件得以落地的源头。
5G时代最大的那根大腿会是谁呢?
目前来看,非华为莫属。
http://p1.pstatp.com/large/5e8300010facc18e3719
2018年起,5G设备落地的脚步将会越来越快,各种上游零部件的需求也将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谁能够抱住华为大腿,就有可能在未来数年脱颖而出。
基站天线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机会。
http://p3.pstatp.com/large/5e7c0002cb20a11aefda
5G跟3G、4G最大的区别就是,频率高,波长短。
根据物理定律,波长越短,电磁波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就越弱,信号覆盖的距离就越短。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天线数量,所以在5G时代,一个基站的天线数量可以达到128根、256根,甚至更多。
5G基站的布点也要更密,整体数量将是4G的2倍,再加上单个基站天线数量将是过去的32倍以上,整个市场将呈现出指数级别的增长。
凭借着在通信设备行业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华为自然也吃下了基站天线的最大一块蛋糕。
根据2016年的数据,全球前三大基站天线厂商占据了全球67.8%的市场份额,其中华为31.6%、凯瑟琳21.0%、康普15.2%。
老大就是老大,影响力无远弗届。
不过,华为在5G的地位虽隆,却也不是样样独吞的,比如天线,背后的供应商其实另有其人。
2
东山精密(002384),华为背后的小弟,为其供应了60%的基站天线份额。
这是一家靠精密金属制造起家的公司,随着代工能力越来越强,近年不断向LED模组、触控面板、LCM模组、FPC等领域扩张。
看一下2017年H1的各项业务营收占比。
http://p3.pstatp.com/large/5e7800035e228f3279d1
尽管业务看起来有点庞杂,其实核心竞争力都是围绕着代工能力展开的。
最有看点的,就是精密钣金件(主要为通信基站天线和滤波器盖板)和精密压铸件(主要为基站滤波器腔体)两块。
东山精密其实很早就跟着华为混了。
在2010年的上市公告书上,东山就披露了他的主要客户,包括爱立信、华为、安德鲁、安弗施、波尔威等。
前两家,不用说了,如雷贯耳的通信设备界双雄,后三家,你或者不太熟悉,实际上在业内也是声名赫赫,位列无线通讯天线行业前四。
也就是说,东山精密在天线代工领域的地位,大概跟富士康在手机界的地位差不多,几乎业内的大公司都离不开他。
代工,是讲求规模优势的,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优势就越明显。
还有基站滤波器,也是东山的一大拳头业务,2016年已经完成了华为的认证,从2017年开始向华为提供批量的滤波器代工服务。
此外,东山的滤波器业务也已经打入了三星、诺基亚通信、爱立信的供应商体系,在5G时代,准备干一票大的。
3
另一块占了32%份额的重点业务,FPC柔性电路板,也是不得不提的。
传统的电路板都是刚性的,对于电视、电脑这样有着一个大机箱的机器,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是在智能手机时代,由于空间狭窄,具有厚度薄、可弯曲特性的FPC柔性电路板就获得了爆发性的成长。
http://p3.pstatp.com/large/5e7c0002b9cb800934d7
这是一个产值规模在120亿美元左右的行业,其中智能手机就占了60%的份额。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沉淀,市场集中在日本、台湾、美国的几个巨头手里,前5名的份额高达62%。
2015年全球的竞争格局如下:
http://p9.pstatp.com/large/5e7800035e2103a8dae1
如你所见,君临曾经分析过的景旺电子,论规模,也不过是行业的第三梯队玩家而已,全球份额不到1%。
但现在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成长性。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手机功能不断升级,FPC的需求数量是稳健成长的。
以苹果iPhoneX的功能创新为例:
http://p1.pstatp.com/large/5e7d0001f53880f8d44b
OLED全面屏、3D成像、无线充电,这些功能作为手机行业的升级趋势,未来也将陆续引入到安卓机型中。
而他们的每一个功能引入,都将需要额外的FPC板去承载。
实际上,苹果iPhoneX使用的FPC板已经达到20个以上了,比iPhone7至少高出了5个。
我们再看看三星、华为、OPPO、VIVO在FCP上的使用。
http://p9.pstatp.com/large/5e810000faf905e7be00
4
那么这些,又跟东山精密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是有的,关系大大滴有。
2016年7月,东山精密花了一笔巨资,40.72亿元收购了MFLEX公司。
这是美国最大的FPC生产商,也是全球前五大FPC厂商,老牌巨头,技术沉淀那是不消说的。
不过呢,因为近年来组织架构冗余,机制僵硬,业务不断流失,2013-2014年连续亏损,最后被迫卖身。
东山拿下控制权之后,委派了一位来自业界龙头日本NOK公司的高管,单建斌,去进行整改。
单建斌自1998年进入NOK公司,从课长做起,一直做到部长,历时18年,运营经验相当丰富。
去了MFLX之后,单建斌大刀阔斧的改革,2016年MFLX的净利润率大幅提升,竟然超过了NOK、臻鼎,也是传奇。
http://p3.pstatp.com/large/5e7800035e23ef3ddd5c
如果你还记得君临分析过的信维通信,就会明白讲这一段背景的意义所在。
早年间,信维通信也不过是业内一家不起眼的天线公司,趁着金融危机,抄底买了一家欧洲天线技术公司的资产。
开始的几年,亏损不止,但是随着技术实力的跃升,打入苹果产业链,数年间就翻身成了业界龙头,股价涨了超过20倍!
要的就是高端技术,这是鲤鱼跃龙门的关键。
MFLX对于东山有着同样的意义,其FPC多层板高端技术是本土同行尚未掌握的,机会巨大。
比如苹果、微软、小米等大厂商,都是MFLX的客户,这是本土对手们所羡慕嫉妒恨的。
5
既然前景如此好,那么东山的财务表现应该不错吧?
http://p3.pstatp.com/large/5e810000faf881e0e667
很遗憾,尽管营收数字惊人,但净利润却差强人意。
没办法呀,这就是代工业的苦逼之处,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富士康的净利润率也一直挣扎在3%水平线上。
但成长股,赚的本来就不是每股的分红,而是市场规模爆炸所带来的成长预期。
随着代工企业规模的膨胀,精细化管理能力上的不断提升,在成长期是能够获得不错的边际红利扩张的。
2017年5月,江苏盐城生产基地,30 亿元的项目开始动工建设,投资业务包括FPC电路板、LED封装、盖板玻璃等等。
面对即将到来的5G浪潮,东山精密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
作者:君临团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君临【junlin_1980】,更多行业解读、证券分析尽在证券分析第一平台—君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