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鹤琴: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

(2016-02-22 18:10:47)
标签:

家庭教育

亲子

心理

教育

陈鹤琴: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

 


陈鹤琴,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奠基人,民国时期被誉为幼儿教育的圣人。曾任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陈鹤琴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家庭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

 

我常看见有六七岁大的小孩子,做父母的还是给他喂饭,替他穿衣服,替他开开门户,收拾东西。小孩子要摇铃,做父母的就摇给他听,小孩子要敲鼓就敲给他看。其实小孩子对于这种游戏都喜欢自己去做,不特听听看看罢了。 

 

有一乳娘抱着一个3岁大的小孩子,嘴里吹着一枝竹箫,小孩子两手抓着嘴里喊“要”,但是她总不肯给他。我问她:“你为什么不给他呢?”她说:“他要敲破的。”其实这枝箫不过值得几个铜元,即使给他敲破,也值不得什么,何必一定不给他吹呢?后来她因为他缠绕不过,就把这枝箫给他叫他自己玩。这个小孩子一不当心,这枝箫就跌在地上了。小孩子正要自己去拾,她立即匆匆忙忙的替他拾起来,小孩子因为她拾了,就躺在地上大哭,嘴里还叽里咕噜的骂着。 

 

又有一个大腹的孕妇手里抱着她的五六岁大的小孩子,从楼上下来。我实在看得可怜,就问她:“你为什么不叫他自己走呢?”她说:“恐怕跌下去。”我看他们的楼梯并不高,五六岁大的小孩子走走是不妨事的。即使恐怕他跌,她只要很当心的看着罢了,何必去抱他呢?小孩子要走没有得走,她好休息不要休息,实在是大家不上算的。 

 

至于替小孩子穿衣服,普通做父母的尤容易犯。有一个10岁的儿童每天早晨起床总要叫他的姨娘替他穿衣服,倘使他姨娘不来,那他只好困在床上了。他到学堂里去,他父母天天用车子送他去的。他的家距学堂并不远,况且他的年纪已经有10岁了。自己走走有什么要紧呢?但是他的父母因为恐怕他要辛苦,所以总用包车迎送他。以上诸例是我所知道的,其余像这样的例子实在很多,我也不必举了。 

 

现在我们对待一鸣不是这样的。他起居饮食,收抬东西等等都是要他自己做的。有时候他实在不能够,那我们方才去帮助他。我有一位朋友的小孩子现在不过3岁半,每日总是自己洗刷牙齿两次,一次在早晨起床以后,一次在晚间临睡以前。 

 

还有一个小孩子,他从小在他外婆家里长大的。他五六岁大的时候,他外婆就叫他自己穿衣服。再过一两年,起床以后,他外婆就教他叠被褥。后来他年纪慢慢儿大了,这位老太太叫他扫地抹桌子,冲茶搬饭,应对进退,一举一动,都有规矩。而且不论路的远近,总叫他自己慢慢儿走,永不许他坐轿的。后来这个小孩子身体很强壮,行为举动也是很好的。这种教育可以说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我希望教育子女的,大家采用采用吧。 

 

替小孩子做事情,其弊有三: 

 

()剥夺小孩子肌肉发展的机会。小孩子愈动作则他的肌肉愈能够发展,反之则他的肌肉就要退化了。我们看纨绔子弟,王孙公子,起居饮食,出入进退,都有人服侍,所以他们的身体孱弱无力,见风就生病,见太阳就发痧是其明证。不特人类如此,就是蚂蚁也是这样的。蚁王住在房里,食物都是别的小蚂蚁拿来给它吃的;所以到后来,它的两个钳就退化了。不幸有意外之事,它只好坐以待毙。做父母的倘使不明了这层道理,一味去爱惜他,服侍他,那他的肌肉也要像蚁王一样退化了。 

 

(二)养成小孩子懒惰性格。小孩子的事情样样由他父母替他代做,那他以后就不高兴自己去做了。他视父母如奴隶,以为是上帝给他的侍者,所以无论什么事都要推父母去做。以后他在社会上做事,也成为不尽职务的人了。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人的懒惰都是在他们小的时候养成的,也可以说是他们父母替他们养成的。 

 

()养成小孩子不识世务,不知劳苦的性格。不亲自做过的事情,则不知别人的劳苦;不经过许多事务,则不知世务的艰难。一班少爷公子只知驱使人们替他们去做事情,一不称心则鞭挞随之,因此慢慢儿成为不知世故人情而且没有人道的人了。这种坏脾气恶习惯大概是从小由他们的父母或家人替他们去做事情所养成的。 

 

替小孩子去做事的害处既如上述,现在且将小孩子自己去做事的好处说一下:()可以发展他的肌肉;()可以养成他勤俭的性格;()可以使小孩子知道做事的不易和世务的艰难;()可以养成独立的精神。推想普通做父母的替小孩子做事的缘故,大概是因为小孩子做事慢而且容易闯祸,不若自己替他做来得快而且不会闯祸。其实小孩子事情做得慢没有什么要紧的,即使事情弄坏了,也不打紧,何以因此而就替他去做呢?替他去做既有三害,叫他自己做既有四利,所以我希望做父母的凡小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让小孩子自己去做吧。


版权声明:本文节选自陈鹤琴《家庭教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授权刊登,转载请完整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