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月”字
(2024-10-09 17:20:03)| 分类: 精品转载 |
月的本义就是月亮,月光明朗皎洁,不似太阳那般灿烂夺目。故而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月”有了不同的情致。如,《诗经.月出》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诗句,写花前月下的朦胧之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借月感慨着人生的短促,好友的贬谪。李白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将难言的情愫都遥寄与明月相知。苏轼在中秋之际作《水调歌头》,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借月的圆缺变化,道出了人的聚散离合,寄寓着对家人的思念。在古人看来,满月是团圆的象征,因此,“花好月圆”就有美好团聚的意思。
月的圆缺变化,不仅是寄寓着丰富的心绪,也是时间的记录与标尺。月亮从亏到盈,再由盈转亏的一个周期,就是时间单位的一个月。如"元月"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月,"腊月"表示最后一个月。“月”也经常和表示一天的“日",以及表示一年的"岁"组合成各种成语。如用“日积月累”形容长时间的积累;用“日新月异”形容日日更新,月月不同,表示变化发展很快;用“岁月如流”表示时间的悄然消逝。同时,表示时间的月,也可以引申指每月、月月,现代汉语中的“月刊”“月薪”“月票”“月报”等,均取此义。
千百年来,尽管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月亮依旧盈缺变化,静静地将如银的月光洒向大地,陪伴着人们度过了一个个漫漫长夜,度过了一段段岁月时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