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人笔下的七夕节
(2024-08-09 11:36:53)| 分类: 茶余饭后 |
1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汉 ·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写于汉代的古诗词,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的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全诗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女子不得语的神态,写得婉转又余韵悠长,大概是所有求而不得的人的心声。在芸芸众生中遇见了有缘的人,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真是没说的了,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呀?”
2
燕歌行
三国 ·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此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瑟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怨,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
秋夕
唐 ·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4
菩萨蛮·七夕
宋 · 苏轼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黑夜即将过去,太阳即将出现。五更天时银河斜转月落大地。牛郎织女从梦魂中惊醒过来,泪涕纵横,天上落下了细小的雨点。
牛郎和织女虽然是短暂相逢,但却永远和天一同存在。他们始终不羡慕人间的生活,因为人间烦恼太多了,日子难过。
5
鹊桥仙 · 纤云弄巧
宋 ·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关于七夕的词作,作品也是颇为众多,许都著名词人诸如五代的毛文锡,宋代的苏轼、张先、朱淑真、史达祖、吴文英等都有佳作传世,然而要论艺术造诣和成就,当属北宋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为首。
秦观的这首论咏叹七夕的词作,把牛郎织女的爱情描绘到了极致,歌颂了真挚纯洁、坚贞不渝的爱情。尤其是结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婉约蕴藉,凝练隽永,荡气回肠,余音绕梁,感人肺腑,回味无穷,成为古今描绘爱情的经典绝唱,因而被千古传诵,当是婉约派关于爱情的经典代表作。
6
七夕
北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据说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夜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幸福美满。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不道人间巧已多。
7
七夕诗
南北朝(梁)·庾肩吾
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
姮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
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
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庾肩吾是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书法理论家,他的诗作讲究格律对仗,其五言诗已经具备了五言律诗的雏形,对后代影响较大。这首《七夕诗》就是其五言诗的代表作。
诗词大意为:很早就把悬挂的布匹卷起来收拾到玉匣中,夜晚降临就打开了织坊绣楼的门扉;嫦娥随着月亮降落下去,织女追逐着星辰移动过来;在离别前怨恨为何夜晚这么急促的就过去了,不愿意离别后对着空空的机杼;于是好言好语央求搭桥的喜鹊,你们填河搭桥千万不要飞走。
庾肩吾这首诗,对偶工整,韵律讲究,生动刻画了织女急切相见牛郎的情形,无论是行为、心理,以及言语,描写细腻,细致入微,把织女的相思之情刻画的入木三分。
8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有人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长恨歌》作于白居易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诗人便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脍炙人口。
9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李商隐是唐代写爱情诗的高手,其代表作《锦瑟》、《无题》等是诗词当中描写爱情诗的不朽之作,千古传诵,妇孺皆知。关于七夕的诗词,李商隐也有近十首作品,我们选取的这首绝句,也是感人肺腑的佳作。
诗人描写一年一度的七夕,牛郎织女可以想见,虽然每年只见一次,也好比人世间离别后永远无法相见,因而使然感叹道,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将人世间的无期见换成哪怕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相聚。这首绝句是诗人对妻子的悼念诗作,感伤之情,令人酸楚。
10
鹊桥仙·乞巧楼空
清·纳兰性德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
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
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与纳兰相亲相爱,却在婚后三年不幸去世。这一年的七夕,想到牛郎织女的爱情,又勾起了他对亡妻的思念。
适逢七夕佳节,自己却孤独寂寞,更令诗人心生愁绪。便叮咛不要曝晒那旧罗衣,因为那是她曾为我缝制过的,见到它更会引起我深重的愁怀。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原谅,也不是所有的伤痛都可以被抚平。有有些事连时间也无能为力——比如爱,比如思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