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绝句中的优美画卷
(2024-01-12 13:34:29)分类: 茶余饭后 |
1
《田园乐七首·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组诗,故一题作“辋川六言”。作者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细腻的风景画卷。
桃花绽放,柳丝轻舞,莺啼婉转,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陶醉其中。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桃花的花瓣上还挂着昨夜的雨珠,晶莹剔透。雨后的柳丝青翠碧绿,在淡淡的晨雾中轻轻摇曳。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树上的黄莺啼叫,而闲逸的山客还在甜美的酣睡中。
2
《田园乐七首·其五》
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闲、静、淡、远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这首诗像一幅萧疏清淡的水墨画。首两句是对远景的描写,孤烟、远村、独树描写出环境的幽静孤寂。后两句借用颜回和陶潜的典故,表达自己与大自然为伴,与清风明月为邻,甘于清贫、乐观豁达、寄情山水的情怀。
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乐于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的生活中,享受那份清贫中的淡然和自足,更愿和陶潜那样的高士为邻,与世无争,恬静度日。
3
《山寺秋霁》
唐·张仲素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张仲素,字绘之,唐代诗人。其诗语言十分清婉爽洁,悠远飘逸,少有庸作;题材上以写征人思妇的居多,也有描写宫乐春旅的作品,刻画细腻,委婉动人。
这首绝句勾画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清浅的小溪,流水潺潺,秋日的寺院被山中云气环绕,苍茫一片。
秋雨初晴,空气清新,草木上还残留着点点晶莹的雨露,夕阳西下,寺院的暮鼓声响起,回荡在山谷之间。
4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通翁,号华阳真逸。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傲毁朝列”,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这首六言绝句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进行白描,展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轻快自然、清新朴素。
我走在板桥之上,耳畔响起桥下叮咚的山泉声;我来到农家门前,恰好午后时分,茅草房前的公鸡啼鸣。
不要嫌怨被烘茶时冒出的青烟熏了,反而应该庆幸晒谷的时候正逢晴天。
5
《春景》
唐·李白
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
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
鹤溪之水潺潺,宛如门扉轻启的仙家。眺望雁宕山上,云雾缭绕,恰似一幅世外桃源的画卷。
他们习惯于静观山鸟飞翔,欣赏山花烂漫,让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净化。在这幽静的天地间,又有谁能理解幽人的深意?
这首小诗,将春景的美妙与诗人的情感相交融和,宛如一幅深邃而美丽的山水画卷。无论是清澈的溪水、连绵的山峰、缥缈的山雾还是山鸟和山花,在诗人笔下都充满生命力。诗人寄情山水,孤独却又不失自在,意境深远,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6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这是一首题壁诗。公元1068年诗人到京城后重游西太一宫,触景生情,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之上。
诗中由眼前的夏日美景联想到江南故乡的风光,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蕴含了落叶归根之意。
小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浓密的柳叶深处,蝉儿正在鸣叫,落日的红光映在荷塘上,使那一池红莲更加红艳夺目。
看着池塘中的春水,让已经满头白发的我回想起了江南水乡的春天。
7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欢在窗前种梅树,夏天可品尝青梅,冬天可赏梅花。
这首田园诗,清新如画,寥寥24个字便写出了春末夏初的田园风光。
春雨连绵不绝,今天终于迎来久违的晴天。诗人推开窗,欣喜地发现:窗前的青梅已经成熟,而墙角处的竹笋也已经破土,似乎将形成一片青翠的竹林。原来,在这绵绵的细雨中,春天正悄然离去,夏天悄悄来临了。
8
《小江怀灵一上人》
唐·皇甫冉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皇甫冉,字茂政,唐代诗人。天宝十五年进士。皇甫冉才华横溢,10岁便能作文写诗,佳作颇多,张九龄呼为小友。其诗清新飘逸,多写离乱漂泊,宦游隐逸、山水风光。
诗人在江边眺望,怀念远在山阴的友人灵一上人,随即写下了这首令人动容的诗作。
江上的春天,年年都来得早。江边渡口每天都是人来人往。
已是薄暮时分,想问问山阴离这儿有多远,好像隐隐约约听见了寺院的钟声。
9
《寻张逸人山居》
唐·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天宝(742-756)进士,因事下狱,两遭贬谪,量移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诗多写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刘长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工于诗,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
陡峭的山石旁,有一条只有鸟才能飞过的山道,这空寂的山林中竟还有人家居住。
我想桃花源一定在这山的更深处,不信你看那山涧流水上漂浮的落花。
10
《自题金山画像》
宋·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公元1101年五月,苏轼途径润州,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所绘的苏轼画像,遂作此诗。该诗以自嘲的口吻,描述平生的漂泊不定,功业只是连续遭贬。诗人面对昔日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诗中既有对垂垂老矣的感叹,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语言苍凉,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心如止水无欲无求,就像已燃成灰烬的木头;此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孤舟。
如果问我一生的功业在何方,其实就在黄州、惠州和儋州。那里有我跌宕起伏的人生,也有我未尽的抱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