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人笔下的唯美冬至
(2023-12-21 13:47:11)分类: 茶余饭后 |
古诗人笔下的唯美冬至
1
小至(冬至日)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天时人事推移变化,时光飞逝。过了冬至天气回暖,春天即将来临。白昼渐长,刺绣女工可多绣一根彩线,六律玉管的葭灰飞动,预告着冬至。
腊月河岸的柳树将发新芽,山间的春意冲破寒气让梅花开放。异乡的景物和家乡没有什么不同,叫儿子来为我斟上酒,让我痛饮一杯吧!
诗人在诗中描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用绣添线写出了白昼渐长,用柳将舒、梅欲放,表达了冬去春来的祈盼。诗人虽身在异乡却亳无异客之感,表现出愉悦、充满希望的情绪。
作为一个风格沉郁顿挫的苦吟诗人杜甫,也是少有如此欢快开朗的诗作。说明诗人当时生活相对安定,对冬去春来的响往和愉悦心情。
2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时节,已至年末。于中国人来说,岁末是归家的时节,可总有人漂泊在外,不得归家,白居易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年冬至,他在邯郸,真是冷呀,独自一人在客店的白居易抱着膝,看着眼前的灯,他真想家呀,想家里的亲人
可是,他却说:想家里人也这样围坐在一起,思念我这个远行之人吧。
诗中,明明是诗人想念家乡,却另辟蹊径,说家里人一定也很想念他。表达了他对家的深切思念。
岁未之时,满面风霜、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家深切,其中更需要是亲人的温暖。
3
《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这首词,表现了冬至节气前后变化的情景。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两句,描写早晨云雾散去,寒冷的阳光照耀下,周围事物长长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这一天是一年当中影子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新袜子也做好了,可以进献给长辈了。
在古时,冬至日这一天,晚辈要给长辈“拜冬”,进献鞋袜,以示关怀与问候。
凛冽的天气,当长辈收到时,一定是最温暖与欣喜的吧!
“绮意寒浅”,冬至以后,天气渐渐转暖,寒意渐渐减少。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从今天开始,黑夜变短,夜间秉烛赏游时所携带的记时铜漏壶也将减少筹码,表现出作者对白日渐长的欣喜,对冬日寒意渐去的雀跃。
4
《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冬至忆弟诗。
时光荏苒,又来到一年冬至日。这是一个特殊的节气,是阴气极盛,而阳气始升的日子。天气也冷至冰点,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诗人思念唯一的弟弟。
酒杯之前岂能消解家国之愁,京城之中唯有能够回忆弟兄之情。表明杜牧与弟弟的感情极好。
此诗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感受到诗人对于弟弟那份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是冬至日思念家人的绝佳诗作。
5
《冬至》
龙辅
冬至宵虽短,孤眠恨自长。
枕单寒入梦,窗破月窥床。
冬至夜这一天,龙辅一个人,他孤独地躺在床上,感慨夜真长。枕衾单薄,寒意侵入梦中,窗户被打开,月亮看着床。
无人在身旁,却有月亮窥床相伴,亦别有一番诗意。
6
《冬至吟》
宋·邵 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
这年冬至的第二天,就是腊月。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这个看似普通的节气现象,其实悄悄蕴含了一个人生哲理,凡事别做太满,因为物极必反。
7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心中思念多年却没办法相见,棉被冰冷简直无法挨身。怎能忍受得了这一年中最长的寒夜,更何况你我都是孤独失眠的人。
冬至这一天,黑夜最长,思念也最多。
湘灵是白居易青梅竹马的心上人。题目是说,冬至这天夜晚,他特别思念未婚妻湘灵。
但由于白居易老母亲看不上湘灵,导致他心中虽然思念,却多年没办法相见。
此诗批露了封建社会父母的媒妁之命,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哀。
冬至日,愿所有的人都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8
《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此诗描绘了岁月流逝、人事更迭的景象。
阴阳的变化不可避免,牙齿的生发和老去是自然规律,髻珠照物却不能阻止心中的热情逐渐消退。
时光流转,陇坂上的酥煎美味久经沧桑仍在,吴江的柑子已随着时光带来。然而,官场冷漠使得人们无缘品尝官酒,但在家中,老妻用微笑捧出新酿的醅酒,温暖着心。
诗人通过描写这些场景,表达了对岁月变迁和生活现实的深刻感慨。
9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去年冬至到来之时我在朝廷为侍御史,头戴獬豸冠,手拿执法仗,位高权重。今年冬至日,却被贬到遥远的辰州,遥想长安城,肯定是大雪纷飞,十分寒冷。
夜里梦见自己跟随队伍去报效朝廷,然而眼下却身处穷乡僻壤,难以实现报国之志。身处南方断绝了来自北方的消息,只得站在江边倚栏空洒泪滴。
此诗抒发了作者忠心耿耿的报国情怀。诗人虽被贬谪荒远地区,然而诗人依然梦想能够重新起复,得以重用,以身报效朝廷,实现安邦定国之壮志。
10
《冬至夜有感值初雪》
清·陈忠平
循环恒有度,阴极复生阳。
新雪玲珑白,寒枝落寞黄。
吾怀似流水,天道自汪洋。
莫为蹉跎恨,今宵梦最长。
陈忠平笔下的冬至是达观的。
岁月循环有序,阴极之后,阳气回生。看那新雪,似玲珑般白,树上的枯枝,显得那么落寞。
此刻的心就像那流水一样,一如岁月,不要悔恨蹉跎了时光,今天晚上的夜最长。
11
《冬至》
宋.王安石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首都开封在冬至佳节到来时,阳气开始复生。
街头上可见儿童们灿烂的笑脸,市井里传来欢快的叫卖声、交谈声。
美丽文雅的女子都聚集在一起,各自提着或举着精心挑选过节的物品。
看到这喜气洋洋的景象,不禁回忆起以前的陈年旧事,那时候是关闭贩卖行商,不让人们出行。
王安石的这首冬至诗描绘的正是都城汴京过节的繁华热闹之景象。
为了方便人们游玩,都城开封此时城门打开,马路也畅通无阻。儿童们脸上洋溢着欢喜之色,欢呼声洒满大街小巷。不时还传来商贩的欢快叫卖声,整个市场上是流动的,祥和的,全诗喜庆的基调也由此而来。由此可见冬至不仅是节气,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整首诗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冬至,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