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到极致更美到极致的宋词小令

(2022-09-28 12:45:24)
分类: 茶余饭后

    1

《苍梧谣》

·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这首小词通过对圆月观感,抒发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曲折有致。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高妙描写手法,真可谓“以少胜多”了。

天啊,不要让这一轮圆月照得我这离家人无法安眠。面对满月,孤身一人,心中的那个她今在何方?月宫里,只有桂树的影子斑斑驳驳,无声无息,无人赏看。

2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短短四句词,每一句都是佳句,实在难得。

3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

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4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姜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这首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的情景。作为一首描写羁旅飘泊的词作,词人并未将重点放在对漂泊的具体抒写上,而是通过抒发他内心的孤寂、伤感,将人引入一个更为幽微的境界,细致微,感人至深。

全词以景含情,气氛凄冷;语言清新明快,篇幅虽小而情味深长。

5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是一首描绘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闺情”词。词人将芳草、烟柳、杜鹃、春雨、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所以韵味悠长。

小令如绝句,易成而难工,最重神韵。全一句一层渲染,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深闭门”打住;实有无声胜有声之。读来令人为之心恸。

6

《杵声齐·砧面莹》

·贺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这首词从怨女的角度,展现了一幕人间悲剧。词中描写了思夫之妇捣好征衣寄给戍守边关的丈夫,丈夫远在万里之外的玉门关的西边,写家书时泪随墨下,令人唏嘘不止。

全词精炼含蓄,概括集中,感情真挚,余韵悠长。

7

《十六字令·归》

·袁去华

归!目断吾庐小翠微。

斜阳外,白鸟傍山飞。

这首明白如话的小令,仅十六字,却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弃官归隐的决心和气魄。

起句仅一“归”字,冲口而出,斩钉截铁,既有弃官归隐的决心,又有与统治阶级决裂的气魄。

8

《捣练子》

·贺铸

斜月下,北风前。

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

破除今夜夜如年。

此词以浅近自然 、通俗流畅的语言和一波三折、寓意深长的笔法,借思夫之妇捣衣的情景,抒写了女子对征夫的无尽思念及其内心巨大的孤寂,痛楚。

小词只有五句,却写得凄凄切切,一波三折。

9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全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交融,暗寄了作者如美人迟暮般的感慨。

“蘋满汀洲人未归”,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