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美妙至极的秋天
(2022-09-08 11:13:07)分类: 茶余饭后 |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一派衰败的景象。千年如此,至于感受如何,全在于赏景的人心境了。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婉转的歌声中,秋思就像那飘零的花,随着流水远去。
思念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越远越浓,越深深的想起。诗人李清照也深陷其中。
一缕秋风,百样情怀。这个秋天,君若有思念之人,一定要及时告诉他,这总要好过苦苦的牵挂。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一首《苏幕遮》,秋色连波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有人叹道:思念的愁楚只有饮酒才能慰藉,但转眼又化成了相思泪。
分隔两地的伴侣,久别难逢的挚友,离家千里的游子……如果此时此刻你想家了,又找不到合适的情绪表达,那么在这首诗中,你一定会找到那种感觉。
《幽兰操》
唐·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秋天,是百花凋零之时,可是兰花却次第绽放。“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那幽幽的芳香,从四面八方而来;又像歌声,随我四方。
兰花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梅花长于霜雪,不以无人而不妍。
亭亭独立、清香飘然,在静默的角落,与世无争、恣意盛放,开出了另一番风情万种的模样。
在这曼妙的尘世里,君子都活得与世无争、万种风情!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听过《雨霖铃》,或许才能更深切的领悟到秋的惆怅。
自古以来,离愁就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可人生便是如此,爱别离,恨别离。
这世上,不会有一个人能永远陪着另一个人;人与人之间无论相聚多久,最后的结局都是别离。能携手一生的人,更是寥寥。
人,就是如此渺小生物,可正是因为渺小,才要愈发珍惜。
只有珍惜了现在所拥有的,才能够分隔两地以后,也有足够的美好来慰藉彼此的心。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一片晕红才着雨,
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
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
劳人只合一生休。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容若是深情的。卢蕊去后,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因为他太想她了:
他喜欢深夜读书,她就贴心地送来糕点和热茶;他喜欢霏霏细雨,她便及时帮他撑起雨伞;他喜欢写诗作画,她就默默素手研磨红袖添香。
以前总以为彼此的日子会很长很长,会有更多的浪漫;但蓦然回首,平凡,是人生唯一的答案。彼此间的情味,经历了分离才更懂得相知相守的可贵;历尽沧海桑田,才更珍惜相依相偎的平淡。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润物细无声是春雨的温和、清凉沁心是夏雨的欢悦,寒冷透骨是冬雨的冷峻;而这秋雨,则给人愔愔忧郁、低沉、消愁的感觉。
雨后的秋天最让人着迷,无论是那松间的明月,还是那石上的清泉,都让王维忍不住感叹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雨飘落,往事流泪。人生如草木,一岁一枯荣,总要经历些风吹雨打,才让那浮躁思乡的心沉静下来。
《将进酒》
唐·李白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秋是一个酣畅淋漓的世界,麦子金黄、树叶金黄,所有的事物都尽其所能地展现自己。
李白说“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美景与美酒面前,人生的烦恼不过是下酒小菜。
公元744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城,陪伴他的是失意、困顿、杯中酒。
第一杯酒,咏时间流逝,慨黄河奔海不复,叹青丝变白难改。酒是他思绪的源泉。
喝到第二杯时,他又忽高亢起来,天生之我才,前金还复来。
喝到第三杯时,他已经醉了,对酒狂歌,抒心中之痛。
第四杯,越醉越清醒,酒话是真话,何必做圣贤,圣贤皆寂寞,不如喝个痛快。
第五杯,重又回到了近似癫狂的亢奋,千金美酒才能销得万古愁。
李白的人生和诗都寄托在酒里。人走到哪儿,酒喝到哪儿,诗也作到哪儿。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与李白的酣畅相比,苏轼更喜欢秋的豪迈。幕僚曾这样评价苏轼:学士的词若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秋天本不应有恨,只因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自古就难全。
秋天纵然免不了离愁别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然规律罢了。
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望同一轮明月,依然能想起彼此,有共同的期待,这便是最好的感情。
无数个秋天过去,无数个悲伤成为过往,智者会享受这一切,回味那过往。与其伤春悲秋,何不潇洒走一回?
秋是美的,美在恬淡,美在旷远,美在静谧,美在清净,美在厚重,美在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