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31日,周一。十月份的最后一天,北马比赛最后一周的第一天倒计时了。
还是早晨五点起床,约五点二十出门跑步去。出门前吃了经跑团统一购买的一个能量胶和两粒盐丸,然后打开运动模式的跑步计时。能量胶口感不错,也没别人传说的那么“糊嘴”,只是有点浓,但嚼碎的盐丸却是又苦又涩又咸(后听说,正确的方法是吞咽),当然咸度比食盐淡些。之后喝温水送了下这些不同于食物的运动食品。因为从来没有吃过,周末参加北马比赛要吃,需要事先尝试一下,免得有不良反应。
五点多天空还是夜幕状态,风比较大。秋风扫落叶,地面落满了金黄色的叶片,不少还随风滚动。密集的叶片还不断的坠落和飘扬。树冠上的秋叶就像黄袍加身,路面也是金灿灿的,成为了金光大道。即使在昏暗路灯的夜幕下,依然能够感受到金色的暗光,让黑夜变得更明亮了些。
奥森公园的北门还大门紧闭,要六点钟才开门呢。看到一个人从大门右侧的一处围栏的缝隙中钻了出来,他已经跑完步了。我也随后从这个缝隙钻了进去,然后长驱直入。检查门岗空空如也,保安还在房间里睡觉呢。
跑到桥面护栏,简单做了下腿脚的热身,然后进入马路开始匀速跑。出门就决定了,今天再跑个半马。
先跑了个南北园的大圈。到南园南门时天已大亮,秋叶金黄色的画景真美啊。整个公园都是黄袍加身了,各个树冠都是绿军装换成了金灿灿的黄袍马褂了。因为风比较大,金色的秋叶像片状金箔一样漫天飘落,叶片里面不乏血色的最醒目的红叶,还有栗子色的、灰色的、黄色的,还有未完全变色的半绿色或淡绿色。黄色的是整个秋叶的底色或主色,而金色的银杏树叶片则是黄色中的极品。各色的树冠汇集一起,就像T形走台上众多密集的秋季时装模特,相互的比试着表演着,让公园里人工的装饰黯然失色,人身上服装的五颜六色,也感觉到灰暗。树叶飘落在路面和地面,大地也铺上了金灿灿的更大号黄袍和马褂,绘成了一幅风景油画,让走在路上的人也置身成了画中人。人在画中跑,步道变成了秋叶编织的画的走廊。
秋叶太美了,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停下脚步品味和拍照。但这次还是忍住了,一心一意的跑个半马。跑完后太阳升起的光线,应该比未出太阳时更适合拍照。红花需要绿叶配,秋叶的美景也需要朝阳辉映,就像T型舞台也离不开灯光师一样。先跑完步再说,今天跑的早自然结束的也早,拍照和欣赏秋叶的时间多着呢。
先跑完了一个南北园的大圈。本想再来个大圈结束,感觉风太大还是换成北园的小圈吧,也可以避免去南园的几个大坡。一个是生态走廊的大坡,还有个南园西门南北两处的大坡,也是消耗体力最多的地方。不跑南园也算偷懒了,因为北园都是平缓的跑道,当然也是能够感觉的到的上下坡地。比如,西门之北的跑道就是上坡,而对面步道临近北门的一截最长直线的跑道,就是个轻松的下坡,跑起来就像后面有人推着一样。
又跑完北园的一小圈,接着进入最后一小圈时,由之前平均的匀速开始慢慢加速。这时掠过了一个差不多同龄的跑步男士,也是报名参加周末马拉松的,今天出来练练。他跑的慢,勉强跟着我跑了几百米落后了。我跑完这圈后应该已经到22公里了,因为计时从出家门开始。为了跑个完整的跑道半马,我又加跑了北园东侧的一个小圈。最后的五公里配速已经进入五分以内了。等跑出步道越过回程的桥面时,第一次查看手机,已经跑了24公里多,差不到半公里就25公里了。于是继续右拐进入一条平时自己拉伸的直线宽道,跑到尽头再跑回,终于凑够了25公里。
总共运动时间为2小时11分28秒,包括了出门、出小区、过马路和热身等。平均配速5分16秒,最快配速2分34秒。半马用时1小时52分,最快一公里配速4分零4秒。尽管是大风和干燥天,但比之前的全马速度明显的快,感觉还算轻松。可能是增加胶和盐能量的效果,但今天跑前也未进食。
中途也是有疲劳的,尽管并不明显。
跑到十几公里时,右腿的膝盖附近感觉着酸胀,左腿就没事,可能是盐分或营养透支了,也就是他们说的抽筋现象。我是右撇子,右手右脚都明显的粗壮些,右脚甚至比左脚至少大至少1.5个号码。也许右腿用的过度了,平时多负重更有力量,但磨损自然也更大。两条腿就像支撑和保护躯体的立柱或贴身保镖,辛苦了。人老先老腿,而两条更辛劳的腿中,右腿是最大的功臣,也是最好的保镖。当然,右腿也受过唯一的一次运动伤,就是陪一个盲友跑十公里时中途受伤,硬坚持又跑完五公里至终点,最后受伤的右腿都发软了。就像失去了支撑,几次差点栽倒。跑后休息过来后,右腿就直不起来了,右膝盖的外侧严重受伤。之后至少半年后才勉强恢复正常跑步,而且伤处至今仍然感觉到最先疲劳。
跑完在桥面简单拉伸,因为风太大,刮在大汗的头上和身上很不舒服。尽管把运动衣上的帽子盖在头上,还是担心被风吹感冒。于是匆匆往家赶路,路上又在公园的几片银杏树下金色的地面留恋拍照。出公园北门时在左侧的核酸点做了检测。可能是工作日又是大风天的早晨,检测的人只有寥寥二三个。从前天开始了每天做核酸,这是社区的要求,因为小区里的其中一个楼有个阳性患者;也是周末参加比赛的需要。尽管没有强制,但每天做核酸,也便于每天申报的更准确。
回家做了一大满锅的西红柿、香菜疙瘩汤,打了两个鸡蛋,加了一块酱牛肉。汤多疙瘩少,赶紧补充流失的汗和盐分。还首次加了两小勺盐,之前都是一勺,因为自己吃盐少。但今天似乎意识到跑步时盐分的重要性,因为还有跑友说,跑马拉松时增加盐丸比能量胶更重要。
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天跑完后照镜子,突然发现面颊两侧有小片对称的灰白色的厚结痂。开始还认为是触碰了脏东西,搓了搓像盐碱,突然明白应该是出汗后的盐分凝固。今天吃了两粒盐丸,最后都蒸发凝结到了脸颊上了。消化后随着汗水分泌出来再经风吹蒸发凝结,又原原本本的奉还回来,只是形状和颜色变了。今天只吃了两粒,如果吃六粒甚至更多,则满脸可能都是盐碱地了。
吃饭的时候又请教了位资深马拉松跑友夏天的丰富经验,当然也有教训,也是更好的经验。但可惜的是,夏先生这次不跑。赛场上又少了个活跃和矫健身影,是他个人的损失也是比赛的损失。少了个强有力的志愿者,更是助盲团的损失。比赛的条件要求还是苛刻了点,夏先生因居住卡不符被拒,与全民健身还有明显的差距。马拉松本就是个群众的健身运动,如果能够吸引更多的比赛人员,就能拉动更多的人参与日常的跑步健身运动。身体强壮了疾病自然少了,不仅节约了个人的医疗费开支,更节省了巨额的公费报销,最主要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否则天天跑医院,病病歪歪的,即使再长寿也没生活档次。
赛前,今天是最后一次大运动量的跑步了,之后几天就是养精蓄锐,准备参加周末的北马比赛。好成绩的结果固然重要,但积极参与和享受过程应该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