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万佛洞
天域枫林
http://s12/mw690/0065fHNIgy6Zwe3WhGHbb&690
这是台北故宫馆藏西方极乐世界的壁画
《阿弥陀经》中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痛苦,只有欢乐,所有众生,歌舞升平,殿堂楼阁,琉璃透明,万佛洞所描绘的就是这种景象。让我们先来描绘一下这让人向往的极乐世界吧。
佛说:从这里一直向西去,要经过十万亿那么多的佛世界(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后,那儿有一个佛世界,世界的名号称为极乐。极乐佛国的佛陀名号,称为阿弥陀佛。就是在现在,这尊阿弥陀佛还正在为大众说法呢!舍利弗,那个佛国为甚么会称为“极乐”呢?因为在那个国土里的一切众生,没有种种痛苦与危难,只会在生活上、精神上享受其他一切世界所没有的种种快乐,所以称为“极乐”。
坐禅莲花
再有,在极乐国土中,有用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红真珠、玛瑙等七宝所化成和装饰的宝池,里面充满了八功德水。在池子底部,纯粹以金子化成的细沙软软地铺在池底。在池子的四周,有用金、银、琉璃、水晶交互化成的阶梯和通道。它们有的或是用金子作地,其他三种材料作为装饰品点缀在阶梯和通道上;有的或是用水晶作地,其他三种材料作为装饰品点缀在阶梯和通道上等等。
莲花宝座上的众生
在池子边上、阶梯或通道中间,还有用七宝化成的楼阁。它们也是以七宝中的一种作为主材料,其它作为装饰材料来装饰的。所以既不显得呆板,也不显得零乱,一切都是那么整齐有序而又富于美观价值。在池子里,自然化现出种种莲花。这些莲花团团圆圆,非常整齐。莲花的大小不一,大的非常大,直径甚至达到有几十里或更大。莲花的颜色也异常绚丽,有兰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等等。
万佛洞完成于唐代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正壁主尊阿弥陀佛高约4米,端坐于八角形束腰须弥莲花座上,神情安详肃穆。后壁刻着五十四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各坐一尊菩萨或供养人,构思新颖奇特。南北两壁壁基雕有多尊伎乐人和舞者。伎乐人手持各种乐器,形象生动传神,似乎已陶醉在自己奏出的天籁中。舞者婀娜多姿,衣袂飘飘,仿佛正在精心演绎最曼妙的舞蹈。洞外南壁雕有观世音菩萨像,右手执麈尾,左手提净瓶,表现了"万法皆空归南海,一尘不染静禅心"的佛家至高境界。
http://s11/mw690/0065fHNIgy6ZwelnA5I4a&690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
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
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http://s14/mw690/0065fHNIgy6ZAsy1mLred&690
很多佛陀没有佛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