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摩崖三佛龛

标签:
龙门石窟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三世佛弥勒佛 |
分类: 河洛文化 |
http://s12/mw690/0065fHNIgy6Zw7NVpurab&690
敬善寺石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高3.5米,宽3.7米,窟门两侧刻两力士、两菩萨。后室是敬善寺的主室,中央供奉着高约2米的主尊阿弥陀佛。围绕主佛,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在敬善寺石窟,最值得关注的也许就是刻于四壁的浮雕“一佛五十菩萨图”了——围绕主佛,53尊思维菩萨坐在同一根而数十茎的莲花上,姿态万千。它是佛教净土宗“西方净土变”最古老的图画。由于通常的“一佛五十菩萨图”都是绘画,而敬善寺石窟中的则是圆雕石刻,所以显得尤为珍贵。
http://s1/mw690/0065fHNIgy6Zw7RGHh670&690
简介:摩崖三佛龛所造三佛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系典型的三世佛题材,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
http://s15/mw690/0065fHNIgy6Zw7S8TtIce&690
佛像: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该窟无题记。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这种造像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主佛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
http://s10/mw690/0065fHNIgy6Zw7SpYbDf9&690
意义:结合文献研究,该窟应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扬武氏为"弥勒"下凡,以利于稳固政权。它开凿于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但是这组造像却展示了,一块石头变成一个顶礼膜拜的神佛的制作过程。
http://s5/mw690/0065fHNIgy6Zw7SCdbSe4&690
历史: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http://s8/mw690/0065fHNIgy6Zw7SPnx5c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