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在当下

标签:
365音乐艺术穆特时尚 |
分类: 音乐 |
穆特
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醇萃古典》系列音乐会,开了一场生日大Party,寿星老儿就是波兰裔的指挥家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他指挥波兰华沙交响乐团与小提琴女神穆特一起,在国家大剧院贺了自己的85岁生日。
波兰华沙交响乐团与梅纽因有着一段因缘。上世纪80年代,传奇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以独奏家和指挥家的双重身份赴波兰演出,扩容的华沙交响乐团邀请全波兰著名的音乐家们共同参与这场演出,梅纽因说,“从没有一个乐团曾像华沙交响乐团一样,给身兼独奏和指挥的我以如此的满足。”梅纽因也欣然应邀做了华沙交响乐团的首任客座指挥。
http://s1/bmiddle/00657S21zy7ouG97Whyc0&690潘德列茨基老爷子1972年开始他的指挥生涯,上世纪90年代末出任华沙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我特别偏好东欧和俄系的音乐与艺术,最喜欢的球员也是东欧的。美国大片中那些偶现的沉默不语的保镖,高大而又冷峻,浅色的头发与眼珠,坚毅而又优雅,还有《布拉格春天》中的那位医生,那眼神中的一瞥,像一道清冷而又湿润的光,会透出无限深意,这是喜爱东欧艺风的爱屋及乌。所以选择华沙交响乐团来听,也是理所当然的。
潘老爷子给我们带来了德沃夏克的《第七号交响曲》,老德崇尚勃拉姆斯,在他的音乐中有着勃拉姆斯抒情性的歌谣乐章,和声的优美是它的显著特点。斯拉夫、波兰、捷克的音乐与德奥的很不相同,没有规整的哲学性的约束,奔放而又抒情,里面还总带有一丝丝乡愁的味道,那种对于祖国与母亲大地的挚爱,最好的表达就是化成乡愁吧!第三乐章中的舞曲是波希米亚乡土色彩很浓的乐章,双簧管演奏的田园性主题使这一部分给人以深刻印象。虽然只有一小段,却非常突出,这种民族风不仅欢快而且色彩浓烈,总是能在眼前幻化出田园和广袤土地上的那一派缤纷。这种舞蹈旋律表达的不仅是激情,曲折委婉是它的关键词,脱不掉的忧伤情绪构成一种特别的意境,就像东欧男人浅色眼珠中透出的神情。
http://s11/bmiddle/00657S21zy7ouGhCHBoda&690下半场穆特登场,这是她第四次造访国家大剧院,10年间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演绎了巴赫、门德尔松、莫扎特、萨拉萨蒂、德彪西等多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穆特仍然穿着她标志性的无带抹胸鱼尾裙,这次是一件宝蓝色的,看上去与中国风很搭,民国时期女学生们穿的“阴丹士林蓝”的裙装,成为多少文人笔下的风景。穆特独奏时,舞台上灯光尽暗,只打给她一束光,映衬着她亚麻金色的头发和“阴丹士林蓝”鱼尾裙。用望远镜看过去,50多岁的穆特已不敌岁月的侵袭,在她颈部下面已经出现一片粗重的红色,这是西方女性上年纪后皮肤变粗糙的一种表现。但是岁月只能在她的肌肤上留下痕迹,却丝毫减弱不了她的风范,她就像简芳达那样,越老越醇熟,表情透出更多的坚毅与自信,仍不脱少女的简纯,使得风韵充满了力量的质感。穆特在演奏协奏曲时总是爱用回首或者是点头这样的小动作来与乐队沟通,有人很喜欢在评论协奏曲时用“对话”来形容主奏与乐队的沟通,穆特的这种沟通,让气氛看上去和柔和又流畅。
http://s16/bmiddle/00657S21zy7ouGkCj1Bff&690http://s12/bmiddle/00657S21zy7ouGkFYjpdb&690
穆特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动作被摄影师定格,这就是挥弓。在段落结束时她会挥一下琴弓,头也随着这个动作甩一下,很率性也很优雅。有时挥弓后会举着弓子停在肩膀上,有点像扛着的样子。有几位男提琴手在摆pose的时候会把小提琴扛在肩上,就像吉普赛人那样,让优雅的小提琴带出一点野性。穆特在她演奏的间歇处,总是垂直的拿着琴和弓子,竖直的贴着她的鱼尾裙的裙摆,手腕柔和的垂下,既随性又自信。这些都是风范,这大约与她注重形体训练、喜爱打网球和练习瑜伽有关。瑜伽也是一种节律,把动作与自己的呼吸调整到一致,享受那种和谐的韵律,音乐的节奏已经融入到她的肢体语言中了。
http://s5/bmiddle/00657S21zy7ouH7eRTu64&690
穆特喜欢这样拿琴
2018年是穆特的“潘德列茨基”年,潘老爷子的作品成为她小提琴音乐会的一个集中主题,目的就是为了庆祝潘老爷子85岁的生日,并纪念她与老爷子之间多年的友谊。11月23日是潘老爷子生日的正日子,那天她将在华沙演出。
在大剧院的“庆生会”上,穆特没有演奏古典,而是演奏了潘老爷子两首现代风格的作品。第一首是小提琴独奏《弗利亚》,穆特称它是“极为出色但难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小提琴作品”,第二首是《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变形》,穆特说它“是一部非常深刻但深深打动我的作品”。《弗利亚》听起来像是一堂技巧演示课,各种高难技巧的集合;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变形”》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乐声从远方来,一开曲琴声仿佛从远处飘来,而且是一缕一缕的飘来的,结束时仍然是一缕一缕的飘去,琴声总是在远方。这样一种效果是如何演奏出来的,我不得而知,但一定与音乐修养有关而不是仅仅依靠揉弦和运弓的技巧。穆特说,“与潘德列茨基本人的紧密合作中,我愈发体会到《变形》中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音乐印象,与烈性的《弗利亚》完全不同”。印象这个词也许能帮助我们去理解乐声总是在远方的意境。
穆特演奏的老潘的两首都不是古典作品,使我们在“醇萃古典”中有了新的体验。穆特不仅仅演奏古典,她是4届格莱美奖的得主,格莱美本身就是个综合性的音乐奖项。穆特在演奏传统古典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关注着当代音乐的发展,并给予了优秀的新生代音乐家大力支持,她还希望下一步把音乐风格聚焦到约翰·威廉姆斯的电影音乐上,这是一位好莱坞的电影配乐大师,歌舞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为约翰赢得了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美国大片中很多都留下了他的手笔。我们对穆特也有了新的期待。
穆特是一位演奏在当下的小提琴家,她对音乐风格的追求以及演奏时时尚的做派,使她褪掉“女神”的光环而拥有活色生香的生命活力,就像简方达那样。真正的穆特是演奏在当下。而85岁的潘老爷子也能使音乐“变形”,变形成为印象,拥有更为广大的空间,成为一种新的体验。古典音乐是美育教材,当代音乐则是现代生活的一面镜子。演奏在当下,生活在当下,不论是音乐家还是普通人,都应该寻得源头活水来,汩汩流淌,让生命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