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黑胶

(2018-10-14 11:09:27)
标签:

365

人生

人物

文化

音乐

分类: 音乐

春寒料峭之时,朋友带我去一个诗社听黑胶。

http://s2/bmiddle/00657S21zy7oo6M46GZa1&690

诗社主编是一位老汉儿,他称自己为农民,看上去面容清癯微带红润,白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深玫红色的衬衫平平整整的塞在腰里,虽称不上儒雅,但也一定是个有趣味之人。他先是让我随意翻阅他架上珍藏的线装书,之后便带我进入他的听音室。

老汉儿也有着自己的一间公司,把挣的钱投到了听黑胶上。在他的那层楼面上,专门装修了一间听音室,密闭的空间,电子管功放,高保真音响,还有高清的视频设备,一应俱全且档位甚高。老汉说他是个喜欢在“临川梦里度余生”的家伙,显然是酷爱昆曲。他给我看诗社的刊物,里面还记载着他与我这位哥们儿一起打飞的去上海听昆曲的经历,以及他们沉浸在剧中如醉如痴的表情。

我喜欢青春版的《牡丹亭》,还给老汉儿讲了我在国家大剧院定了《惊梦》那场,但是却阴错阳差的搞错了时间,与青春版失之交臂,再怎么扼腕叹息时间也不能倒流。老汉儿最喜欢单雯16岁时唱的鼓舌如莺黄的那版,认为深得昆曲的真谛,所以先听了单雯那版,后来又看了青春版的《惊梦》。老汉儿是想让我听听二者的区别,可我只能简单的感觉到里面的用情不同,单雯的嗓音清甜圆润中有一丝丝的幽情,其他便不知了。

    http://s13/bmiddle/00657S21zy7oo6JkIMIec&690


http://s3/bmiddle/00657S21zy7oo6JBSeK52&690

    原本想听莫扎特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但老汉儿的黑胶都是民乐和昆曲,其中也有我们共同喜爱的。我挑了《春江花月夜》,老汉儿便拿了两版不同的来听,听不同的版本是专业黑胶人的一好。他可能觉得这样听法太专业了些,于是找出了蔡琴的《淡水小镇》,让我喜出望外。这张唱片我找了很久都没能入手,老汉儿说在这儿听吧!不仅如此,他还拿出鲍比达的《关于爱情》,他让我先听CD,然后再听黑胶,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完全不是一个音质水平。听过黑胶,CD仿佛是那种有小裂纹的琴箱发出的声音,干涩喑哑不均匀。鲍比达的钢琴回旋在幽暗的空间里,就这样安静的坐着,黑胶细细的沙沙声是那么温柔那么美,听黑胶离不了这种沙沙声,它仿佛是一种朦胧的空间,包裹着我们的灵魂,没有它就没有古典味了。

离开听音室,我们去到老汉儿熟悉的小馆子喝老酒。他不仅挑出了自己珍存的佳酿,还把诗社的刊物也带上了。这个刊物内容颇丰,不仅咏怀抒情,还有临风颂月,灯下赏美,透出缕缕依依之情。燕赵大地本来就是个很有情怀地地界儿,文人们大多铁血浪漫、侠骨柔情,这是它令人迷恋之处。

老汉儿喜欢听我朗读,其实我是读而朗之,读着读着就会兴之所至地念出句子。老汉儿特挑了《鹧鸪声声》套曲让我念,一看这题目,心中不禁一动,鹧鸪声可是有着明确的含义指向的,这声中含着些什么呢?

http://s2/bmiddle/00657S21zy7oo6H8vBL51&690

果然,念了几首我便对老汉儿说,这里面有故事。老汉儿微笑道:都过去了。我问:能过去吗?他说:能过去,并微笑着点头。真的过去了吗?那为什么还点名念这首词?我忽然觉得人老了真好,有那么多基淀,有那么多故事,有那么多可以回首的往事。看着老汉儿脸上的微笑,那就是回首时的一种满足吧?“临川梦里度余生”,不仅是对于昆曲的喜爱,那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似有似无又刻骨铭心的梦境与真实,让人如何忘得了?黑胶记录的那些“临川梦”,那细细的沙沙声,伴着那些在人心不古、物欲横流中仍坚守真淳情感的人们,在梦境与真实中不断的出入,浅吟低唱,始终保有自己的一个世界,这样的余生该有多美!老汉儿寄语道:“这个世界不会因诗人的存在而改变,但诗人的存在却会使人们心中的星空变得更加璀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