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1/large/00657Mmljw1erfitq82wsj30yi0pz77y.jpg| 五大领域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关系" TITLE="解读 | 五大领域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关系" />
科学保教的课程内容需要通过幼儿园一日活动即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类活动来承载和实现,而每一类活动在进行内容设计和具体实施时,都应该全面考虑五大领域内容的全面性和均衡性,做到有机融合。
五大领域是科学保教课程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正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选择了五大领域来构筑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容架构,不同的是其将五大领域进一步细分为11个子领域和32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因为这五大领域对幼儿来说“既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领域,也是幼儿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幼儿通过在这些领域的学习,其个体将获得身体的、社会性的、认知的、语言的、美感与表现等各方面的发展。”
不管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五个领域都是分别表述的,但这并不是说各领域是彼此分离、各自为政的。相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各领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在人生初期,全面、协调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依赖于其他方面的相应发展,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会伤害幼儿整体的发展。据此规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部分强调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时,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那么,在幼儿园科学保教工作的实践中,该如何做到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曾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见各领域教育内容的渗透和整合还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活动,而且应该是包含了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四类活动是承载科学保教课程内容的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张“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
但其中只提到了一些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原则,至于什么样的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什么样的活动是属于“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是属于教师“间接指导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活动时间要如何安排才叫作“适当”等等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
b上海幼教工作者在这方面率先做出了探索和贡献,其《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指出“幼儿园课程主要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并“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归为四类,即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它们既综合指向课程目标与内容,又保持各自活动的特点”,还对这四类活动分别做出了具体的界定和描述。这对于广大幼儿园科学保教的实践来说十分值得借鉴。
生活活动主要指生活自理、交往礼仪、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方面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主、自觉地发展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交往行为,在共同的生活中能够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运动主要指体操、器械运动、自然因素锻炼等活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
学习活动主要指讨论、阅读、听赏、制作、表演、实地参观、收集信息等活动,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态度上不断进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游戏活动主要指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地发展。
“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各具功能。幼儿园要合理安排各活动的时间比例。每天保证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运动。要保证充裕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的时间。随着年段的递升,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的时间可逐渐减少,运动、学习活动的时间可适当增加。要控制集体的学习活动时间,大班每天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幼儿年龄越小,集体的学习活动时间应减少。”
在上海市近十年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这四类活动的提法已经广为接受。实践表明这四类活动也基本能够概括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全部,因此幼儿园科学保教课程也将在上海的分类基础上,采用四类活动来承载科学保教课程的内容,并针对全国更广大地区园所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