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贤故里晋善晋美(五、介休)

(2017-07-21 13:58:15)
标签:

杂谈

       原来只想在介休落个脚,因为王家大院、张壁古堡、绵山风景区离这都很近,可来了以后,听酒店服务员和出租车司机介绍,介休才是真正的三贤故里,而且市内也有好多古迹,决定用大半天时间,在介休转转。
      介休的地名即来自于历史上介子推的故事。在前文已经写过,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晋国公子重耳逃亡,介子推等一众群臣跟随,期间,介子推曾有”割股奉君“之举,公元前636年,重耳返国称帝,是为晋文公,犒赏随臣,介子推却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文公焚山求贤,介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文公痛心疾首,将绵山改名介山,将当时的阳县改名为介休县。介子推即为介休历史上的第一贤,另外两贤是东汉时期的博通典籍的郭宗林和北宋时期的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素有三贤故里之称的介休,历史上文士之风盛行,先后出了不少文人雅士。酒店的壁报上、街头的报栏里、公园的围墙上都登载介绍着三贤的历史事迹。
  听说介休政府的办公大楼也是仿古建筑,便乘坐市内免费公交车过去看看。我们也算到过国内好多座城市,免费公交还是头一次遇到,山西地界带给人们的惊喜真是不少。市府大楼墙面白色瓷砖,楼顶红瓦宽檐,檐边镶嵌金色装饰圆钉。主楼共九层,两座附楼略低一层,厚度则探出一砖,楼顶屋檐分三层,接合处屋檐重叠,主楼底层建有门廊,两边各有座石狮,的确有些古香古色。可楼上方的国徽及门廊上方的红色横幅标语,还有各楼层的空调外挂机,暴露了其现代建筑的本色。


       在市政府隔两条街的位置,有一座介休有名的“后土庙”,这是一座道教庙宇。网上介绍,后土庙始建时间不详,据现在保存的碑记记载,南朝宋孝武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和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皆重建。由此可以推断,早在1600前的南北朝就有了后土庙。目前这个建筑格局是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的,此后历朝历代不断修缮扩建。我们去的那天,整好赶上市里举办“丁酉年后土庙传统庙会”。在庙前方,有着一座三个门洞的门楼,红柱绿顶,上方飞檐翘角,彩色雕花,中间大门上方白底蓝花图案,上面四个金色篆体大字“厚德载物”。往里走,庙前的广场上搭了一座台子,前面是几排椅子,旁边还有音响,应该是有演出活动。庙门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大都是些老年人,也有一些年轻人在引导、搀扶老人,可能是社区工作人员吧。庙门前面有一道影壁,底儿是绿色琉璃,正中金色双龙,上方是黄绿琉璃雕塑,虽已有几百年历史,但仍色彩艳丽。庙外的围墙上有介休市“加快文物保护步伐,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栏,介休还真是座文化古城,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其中国家级的就11处,还有三百多处历史遗迹散落在乡镇,有待于开发,真是小小县级市,古老文化城。后土庙是一座五进式院落,并配有楼台殿阁的庞大建筑群。庙宇坐北向南,长110米,宽40米,占地近万平米,建筑面积2200平米。进入庙门,首先看到“山门殿”,建筑与毁灭年代均不详,现在的建筑是九一年在旧址上复原的。殿内供奉的是道教的四大护法:赵公明、马灵耀、温琼、岳飞。第一次听说岳飞还是道教的护法之一。往里走是“过殿”,是2012年重建的,里面供奉的除了五岳大帝,还有道教五虎上将,竟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道教中还有五虎上将?而且还是三国里的人物?我对道教实在是了解的太少了,但通过这几天对道教的初步接触,发现道教供奉的神灵大都是历史上的真人,而且都是后人公认的忠良贤士。逐个殿宇参观,还有廊房、三清楼、后土大殿、娘娘殿、后土庙等。除了后土大殿,其它的建筑均是近些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其建筑结构均是单檐硬山顶,黄绿琉璃剪边装饰,方心点缀。这些古建筑术语,我也没弄得很明白,只是按照简介牌上的说法记录下来。“后土大殿”始建于南北朝之前,在元大德七年曾毁于地震,延佑五年重建。现在的建筑是明正德年间扩建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共十一间大殿。重檐歇山造顶结构,殿顶黄色琉璃装饰,金碧辉煌。正脊造型的正面是双凤戏牡丹,背面则是双龙戏珠。殿内供奉“后土娘娘”,是传说中主管人口、生育、土地、山川和生灵万物的女神。后院有一座戏台,与旁边殿宇连为一体,戏台两边各一道影壁和钟楼,戏台与殿宇檐上檐下布满琉璃饰品,显得富丽堂皇,高端大气。这些琉璃饰品是从明正德到清道光年间的文物,历经几百年风雨,也有不少的剥落和残缺。


http://s14/mw690/00656mFZzy7cOApBdmZ2d&690

http://s6/mw690/00656mFZzy7cOAxymnr05&690

       从后土庙后门出来,步行前往“袄神楼”。因为前一天晚上在网上查找介休著名景点,“袄神楼”榜上有名,而且又在市内。可打听了一道,竟没有人知道。遇到一对年轻的小两口带孩子在街心花园玩,便上前打听,那位年轻人告诉我们,当地人称“袄神楼”为“玄神楼”,这个“袄”字是多音字,应该读成“xian”,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这对年轻人说:我们介休好看的地方多的是!看得出来,他们作为介休市民很自豪。“袄神楼”位于介休市的北关顺城街。始建年代不详,改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均重修过。旧址曾经是“三结义庙”,又称“元神庙”。这座楼原来是庙的组成部分---乐楼,又是街心的过街楼。庙被毁掉后,只余现在的一座门楼。可惜的是“袄神楼”内部正在修缮,暂不开放,我们只能在外面看一眼。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古香古色、华丽壮观的建筑。楼高有二十几米,分上下两层。一层是山门,上面是乐楼。但仅看外观的重檐,好像有四层。楼上楼下全是重檐,前后左右均为飞檐斗拱,重重叠叠,建筑非常精美。网上介绍说这么一座宏大的建筑不曾用一钉一胶,而是全部用楔榫卯连接,古代晋人的工匠精神堪称典范。在楼的边上有两块年代久远的石碑,一块能看清楚点,是清光绪年间所立,但内容上的字迹已经模糊。看到当地的居民有的在楼下穿行,有的坐在楼前的台阶上乘凉,真心羡慕他们生活在有历史的城市。“袄神楼”据说是国内乃至世界唯一保存的一处袄神教建筑,上网查了一下关于“袄神教”的资料,可只知道是属于波斯教的门类,再具体的查不到。



http://s10/mw690/00656mFZzy7cP8er01j19&690

   顺着顺城街往里走,是一条古街。在胡同口处,一座写着“顺城关”三个大字的仿古建筑门楼,人们骑着摩托和电动车任意穿行,周围停满了轿车、货车,与古门楼有些不太协调。老街两边都是店铺,一色大红灯笼,黄色店幌,厚重的红漆大门,镂空雕花窗户。大部分是经营食品的店,也有诊所、推拿等。“林宗书院”,应当是一座古建筑,大门的红漆柱子上画着祥云金龙,大门、侧门顶均为重檐,琉璃雕花,但门前挂一横幅标语“星星幼儿园春季招生”,原来现在是一座幼儿园。介休实在是太奢侈了,连幼儿园都要办在古建筑里。还看到两座祠庙,都是铁将军把门,可能正在修复中吧,庙门上的字与门柱上的楹联都是篆体,看了半天没整明白。在一个小巷口,看到一座牌坊,比两边民居略低,上方青瓦覆盖,两角雕有飞鸟,下面蓝绿紫白红五颜六色多重木檐,横匾中间是牡丹图,两边镂空雕花。在老街另一出口,矗立着一块大大的宣传板,主题是:”碎片重构、新旧共融、修旧如旧、再现老城“,表达了介休市府修复重建古城的决心和具体措施。往回走的路上,看到了介休市博物馆。博物馆白墙黑瓦,造型简洁,显得时尚庄重,门前的广场宽敞大气,完全是现代化城市形象,广场中间的石柱上两头狮子塑像,海蓝色身子,金色鬃毛,威风凛凛。靠近马路一侧,建有一座仿古牌坊,把古代与现代有机得融合在一起。介休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历史、有古迹、有人物、有故事,对“三贤故里”之称当之无愧!晚上在一家老字号饭店“醉马蘸片”就餐,非常有特色,价格适中,口味不错。晚上乘坐高铁到太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