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重叠问题》评课稿
沈肖秋
听了周媚媚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重叠问题》一课,使我感触很深。整堂课布局合理,教学氛围愉悦轻松。教师的语言功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教高,评价语到位。周老师作为刚分配的新教师,能把一堂课上得如此轻松已相当不错了。
一开始出示脑筋急转弯:房间里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却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回事?通过学生喜爱的脑筋急转弯引入,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想,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思考,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思考发现爸爸有两个身份是重叠的,在争论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整合,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手势直观地表现出爸爸的身份。这也就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引入环节花时间不多,却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孕伏新知的效果,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遗憾,我个人觉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关于韦恩图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对于韦恩图各部分的理解周老师并没有具体引导。韦恩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重叠问题的直观图示,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它各部分的意思,知道了韦恩图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才能熟练的运用,做到学以致用。个人觉得在揭示集合圈时,首先由同学们小组讨论探索得出结论。集合圈中间重合的部分表示共有的,左边表示独有的,右边表示独有的。这样弄清了集合圈三部分的关系,紧接着让同学们相互问一问,说一说起到了巩固作用。最后多种形式让学生说一说左边代表什么?右边代表什么?中间代表什么?
关于重叠问题求两组总人数的算法:利用直观图的方式(韦恩图)求两个小组的总人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整节课中老师的重心很明显没有放在这一块,在算法的教学上老师没有组织学生去讨论、也没有指导生如何根据韦恩图列式计算求重叠问题中两个小组的总人数,更没有总结归纳算法。因此,我个人觉得在算法这一块老师没有讲透。
关于课堂小结:整节课周教师几乎没有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归纳。课堂小结是很重要的,只有及时的小结,学生脑海中才会形成清晰、有条理的知识点或解题方法,反之学生就会觉得知识点凌乱,没有很好的形成技能、方法。
总之,周老师的基本功较好,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过程完整,教学效果很好,相信在周老师自己的努力下一定会成长的很快。
加载中,请稍候......